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岩眼(巖眼)
岩石的缝隙。 黄声笑 《劲从心窝冒出来》诗:“土地刮走几层皮,地主还要来抽筋,逼得穷人住山洞,岩眼日夜泪淋淋。”
分類:岩石缝隙
《漢語大詞典》:岩屿(巖嶼)
岩石构成的岛屿。 元 马祖常 《春云》诗:“嵐翠含玉暉,景采满巖屿。”
《國語辭典》:贻贝(貽貝)  拼音:yí bèi
一种甲壳动物。壳三角形,表厚外黑,内有珍珠光泽,肉柱可食。
《國語辭典》:页岩(頁岩)  拼音:yè yán
一种以泥为主、少数为粉砂构成的沉积岩。岩层中多数片状的碎屑与矿物平行层理,当岩层抬升至地表,因解压作用而形成与层面平行的裂理,因此称为「页岩」。
《漢語大詞典》:仙菜
海藻名。有淡红、深红、紫褐等色。常固着在海边岩石或其它海藻上。我国 青岛 、 舟山 等地有分布。含胶丰富,可食用。也可提取藻胶供纺织工业用。
《国语辞典》:深熔作用  拼音:shēn róng zuò yòng
已结晶的岩石矿物受剩馀的岩浆影响,发生局部的侵蚀或形态的改变,称为深熔或重熔作用。如石英斑岩石中的石英晶体常熔蚀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国语辞典》:侵蚀作用(侵蚀作用)  拼音:qīn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风等自然力,将地壳的岩石与土壤风化、溶解、磨蚀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离原地的作用。它属一部分的「剥蚀作用」。
《国语辞典》:海蚀平台(海蚀平台)  拼音:hǎi shí píng tái
海岸受波浪侵蚀所造成的平台。多见于岩石海岸,而出现在海蚀崖之后。
《国语辞典》:谷口耕岩  拼音:gǔ kǒu gēng yán
汉时郑子真不慕官爵,修身自保,躬耕于谷口岩石之下。典出《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序》。后指隐居或隐者的生活。如:「他很向往烟波钓叟、谷口耕岩的生涯。」
《国语辞典》:花岗岩类(花岗岩类)  拼音:huā gāng yán lèi
组成岩石的比重和花岗岩组成矿物成分相近的岩石,称为「花岗岩类」。
《国语辞典》: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拼音:fēng huà zuò yòng
1.结晶体在空气中失去其结晶水的一部或全部,因而失去其结晶形,称为「风化作用」。
2.岩石经气候及生物等化学与物理作用而形成土壤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国语辞典》:矿化作用(矿化作用)  拼音:kuàng huà zuò yòng
1.将岩石转化为矿石的各种作用。
2.将土壤中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分解过程,主要由好氧或厌氧细菌及真菌进行。也称为「矿物质化」、「氨化作用」。
《国语辞典》:冰碛岩(冰碛岩)  拼音:bīng qì yán
岩石碎块固结于冰川之中,随冰川的移动而搬运,待冰溶化,这些岩块泥沙堆积下来,大小不规则,无层理,称为「冰碛岩」。
《国语辞典》:沉积物(沉积物)  拼音:chén jī wù
经由水、冰、风力等自然营力媒介而形成的岩石碎屑,或生物遗骸等沉降堆积而成的粒状物。
《国语辞典》:岩圈  拼音:yán quān
由岩石所构成的地球外壳。也称为「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