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叔申
 
茅固
 
茅山鹤
  
茅君骑鹤
  
茅先
 
三白鹤
 
相关人物
茅固
 
茅盈
 
茅衷


《太平广记》卷十三〈神仙十三·茅君〉~87~
茅君者,幽州人。学道于齐,二十年道成归家。父母见之大怒曰:「汝不孝,不亲供养,寻求妖妄,流走四方。」欲笞之,茅君长跪谢曰:「某受命上天,当应得道,事不两遂,违远供养,虽日多无益,今乃能使家门平安,父母寿考。其道已成,不可鞭辱,恐非小故。」父怒不已,操杖向之。适欲举杖,杖即摧成数十段,皆飞,如弓激矢,中壁壁穿,中柱柱陷,父乃止。茅君曰:「向所言正虑如此,邂逅中伤人耳。」父曰:「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茅君曰:「死人罪重恶积,不可得生。横伤短折,即可起耳。」父使为之有验,茅君弟在宦至二千石,当之官,乡里送者数百人,茅君亦在座。乃曰:「余虽不作二千石,亦当有神灵之职,某月某日当之官。」宾客皆曰:「愿奉送。」茅君曰:「顾肯送,诚君甚厚意。但当空来,不须有所损费,吾当有以供待之。」至期,宾客并至,大作宴会,皆青缣帐幄,下铺重白毡,奇馔异果,芬芳罗列,妓女音乐,金石俱奏,声震天地,闻于数里。随从千余人,莫不醉饱。及迎官来,文官则朱衣素带数百人,武官则甲兵旌旗,器仗耀日,结营数里。茅君与父母亲族辞别,乃登羽盖车而去。麾幡蓊郁,骖虬驾虎,飞禽翔兽,跃覆其上,流云彩霞,霏霏绕其左右。去家十余里,忽然不见。远近为之立庙奉事之。茅君在帐中,与人言语,其出入,或发人马。或化为白鹤。人有病者,往请福,常煮鸡子十枚,以内帐中,须臾,一一掷出还之,归破之。若其中黄者,病人当愈。若有土者,即不愈。常以此为候。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2~
《茅君传》曰:「盈字叔申,咸阳人也。父祚有三子,盈、固、衷也。盈少禀奇操,矫俗抗迈不求闻达,不交非类。入恒山读老易饵朮潜影,在山中六年,精思念道诚感密应,梦太玄玉女持玉劄而携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师。』明发乃寻求至西城,斋戒三月,果见王君,盈乃叩头再拜,勤恳乞长生之术,乃得在西城洞台之中金玉上宫亲侍旦夕执巾履之役,积十七年专一不懈,复二年,王君命驾造白玉龟山谒王毋于青琳宫将盈同行,王君见西王母稽首于前,盈乃叩头再拜,自陈于王母前得治身之要道行其事归家数十年以,汉元帝时,天官下迎,来渡江东,治句曲山。」
《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陶弘景传》
(陶弘景)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

例句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 郑谷 池上

《漢語大詞典》:山道
山路。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 尉头国 ﹞南与 疏勒 接,山道不通。”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北史·附国传:“﹝其王﹞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修职贡物, 煬帝 以劳人不许。”
分類:山道山路
《国语辞典》:茅山道法  拼音:máo shān dào fǎ
茅山道派的法术。后代小说中泛称道教中的法术。
《国语辞典》:茅山道士  拼音:máo shān dào shì
相传汉景帝时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隐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茅山,后得道。南朝梁陶弘景亦隐居于此,开道教茅山派。入唐后茅山道派为道教主流,凡茅山道士颇受贵族、名流尊重。至明、清茅山道士遂成为道士的泛称。
《國語辭典》:山道年  拼音:shān dào nián
一种药品。为英语santonin的音译。由菊科植物山道年或其他同属植物的乾燥花蕾中提炼而出。以前曾用为驱虫剂,因毒性大,现已少用。也译作「山道宁」、「山杜年」、「珊笃宁」、「散道宁」、「散特宁」。
《漢語大詞典》:左担(左擔)
古山道名。自今 甘肃 文县 东南至 四川 平武县 东。 唐 杜甫 《愁坐》诗:“ 葭萌 氐 种迴, 左担 犬戎 屯。”
《國語辭典》:隥道  拼音:dèng dào
登山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
《漢語大詞典》:邛崃坂(邛崍坂)
亦作“邛郲阪”。 指 邛崃山 的山道。至为险要。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止不过船临古渡垂杨柳,路经险道 邛郲坂 。” 清 潘耒 《烈士行赠赵义庵》:“ 邛崍坂 上高车覆,御史门前乌夜哭。”
《漢語大詞典》:梯峤(梯嶠)
攀登山道。新唐书·刘晏传:“若舟车既通,百货杂集,航海梯嶠,可追 贞观 、 永徽 之盛。”
《国语辞典》:陈靖姑(陈靖姑)  拼音:chén jìng gū
人名。(西元767~?)唐福州古田县人。相传曾习得阎山道法,卒后升天为神。参见「临水夫人」条。
《漢語大詞典》:柏树洞(柏樹洞)
泰山 风景之一。在 泰山 斗母宫 北。山道至此盘亘而上,古柏参天,森荫蔽日,人行其间,如入洞中,故名。《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説罢各人重復上轿,再往前行,不久到了 柏树洞 ,两边都是古柏交柯,不见天日。这 柏树洞 有五里长,再前是 水流云在桥 了。”亦省称“ 柏洞 ”。 杨朔 《泰山极顶》:“画卷继续展开,绿荫森森的 柏洞 露面不太久,便来到 对松山 。”
《漢語大詞典》:嶝石
山道上的石阶。 唐 孟浩然 《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诗:“ 台岭 践嶝石, 耶溪 泝林湍。”
《漢語大詞典》:连云梯(連雲梯)
高耸入云的梯子。喻指险峻陡峭的山道。 明 汤式 《一枝花·旅中自遣》套曲:“经了些摧舟楫走蛟鼉鲸窟波翻,行了些坏车轮被虎豹羊肠路险,过了些连云梯絶猿猴鸟道峯尖。”
《漢語大詞典》:三君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简称 茅山 ,在今 江苏 句容县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汉 有 咸阳 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國語辭典》:三茅  拼音:sān máo
长有三棱的菁茅,为古代的瑞草。《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其吉礼也,则三茅不剪,日观停瑄。」
《漢語大詞典》:三脊茅
江 淮 间产的一种茅草。茎有三稜。亦名菁茅。古代以为祥瑞,多用于祭祀。南史·江夏王刘义恭传:“ 大明 元年,有三脊茅生 石头 西岸,又劝封禪,上甚悦。” 宋 刘敞 《三脊茅记》:“古之祭祀无不用茅者,而至於封禪则必三脊茅以为神藉。三脊茅出於 江 淮 之间,盖非其地不生。而 江 淮 之间则皆 楚 越 国也,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自 三代 之君莫不患之。故封禪者,必三脊茅,其意以为能服 楚 越 ,使以其职来贡。”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简称 茅山 ,在今 江苏 句容县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汉 有 咸阳 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漢語大詞典》:茅君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唐 李颀 《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 茅君 家。” 元 宋无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 茅君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句曲玉印》:“ 经元 素事 茅君 ,每岁必祷 句曲 。”参见“ 茅山 ”、“ 茅盈 ”。
径山道钦禅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驻锡于径山。唐代宗大历三年诏使至阙。召对叶旨。赐号国一。辞归本山。德宗贞元八年寂。寿七十九。谥为大觉禅师。见宋高僧传九。传灯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