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捍蔽(扞蔽)  拼音:hàn bì
屏障、掩蔽。《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且赵之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分類:屏藩
《漢語大詞典》:蔽捍
亦作“ 蔽捍 ”。
(1).屏障;屏藩。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故边民百战而中国恬卧者,以边郡为蔽扞也。”后汉书·西域传·车师:“ 北匈奴 呼衍王 率兵侵后部,帝以 车师 六国接近北虏,为 西域 蔽扞,乃令 敦煌 太守发六国兵……救之。”
(2).遮拦;护卫。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汉 郑玄 笺:“王者之德乐贤知在位,则能为天下蔽捍、四表患难矣。”三国志·吴志·程普传:“ 策 尝攻 祖郎 ,大为所围, 普 与一骑共蔽扞 策 。”新唐书·忠义传上·常达:“ 贵 忿,举笏击其面, 达 不为慑,亦拔刀逐之, 赵弘安 为蔽捍,乃免。”
《漢語大詞典》:捍屏
犹屏藩。 宋 苏轼 《上皇帝书》:“自铁不北行,冶户皆有失业之忧,诣臣而诉者数矣。臣欲因此以征冶户,为利国监之捍屏。”
分類:屏藩
《國語辭典》:四塞  拼音:sì sài
1.四方藩卫的国家。《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2.四境均有要塞、天险,比喻险固。《史记。卷六九。苏秦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
3.充塞四方。《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其夏,黄雾四塞终日。」《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旁魄四塞,云布雾散。」
4.四方蔽塞。宋。文天祥〈正气歌序〉:「乍晴暴热,风道四塞。」
《國語辭典》:外藩  拼音:wài fán
1.属地。《北史。卷四七。袁翻传》:「若婆罗门能自克厉,使馀烬归心,收离聚散,复兴其国者,乃渐令北转,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2.有封地的诸侯王。《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朝议,遂尊恭皇,立庙京师。」《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三》赞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
3.外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羁縻外藩。」
4.清代称蒙古、西藏、青海为「外藩」。
《漢語大詞典》:巨屏
强大的屏藩。亦比喻镇守一方的藩臣。 唐 蒋伸 《授孙范青州节度制》:“门下作朝廷之巨屏,实利建侯,委兵旅之大权,必先谋帅。”太平广记卷二六六引《王氏见闻·胡翙》:“时大驾西幸,中原宿兵, 岐 秦 二藩,最为巨屏。”
《漢語大詞典》:价藩
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宋 曾巩 《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 宋 王安石 《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 价人 ”。
《漢語大詞典》:价人
善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毛 传:“价,善也。” 朱熹 集传:“价,大也。大德之人也。”一说指介人,甲士。参阅 郑玄 笺、 高亨 注。
《國語辭典》:分藩  拼音:fēn fán
分封土地作为王室的屏藩。元。黄镇成 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累洽开皇极,分藩重守臣。列茅周土旧,分竹汉符新。」
《漢語大詞典》:方屏
一方的屏藩。指地方军政长官。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阁下之事业,既已显白,而朝廷之用未充,天下之誉未洽,留滞方屏,浸移岁律,某窃惑焉!”
《漢語大詞典》:臣卫(臣衞)
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 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分類:屏藩
《国语辞典》:蕃侯  拼音:fán hóu
身为国家屏藩的诸侯。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漢語大詞典》:睿蕃
皇室的屏藩。指拱卫皇帝的诸侯王。蕃,通“ 藩 ”。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有睟睿蕃,爰履奠牧。” 李善 注:“谓诸王者蕃也。”
《漢語大詞典》:藩盾
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郑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