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居心  拼音:jū xīn
存心、处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国语辞典》:居心无愧(居心无愧)  拼音:jū xīn wú kuì
心中没有什么好惭愧的事。如:「做任何事情,必须居心无愧才行。」
《国语辞典》:居心不良  拼音:jū xīn bù liáng
心怀不轨,意图不善。如:「那流氓落得今天如此惨境,都是平时居心不良的恶果。」
《国语辞典》:别有居心(别有居心)  拼音:bié yǒu jū xīn
有其他的企图或目的。如:「他这举动,别有居心,千万不要上了他的当。」
分类:企图
《國語辭典》:居心叵测(居心叵測)  拼音:jū xīn pǒ cè
心存险诈,难以预测。清。薛福成〈代李伯相三答朝鲜国相李裕元书〉:「近察日本,行事乖谬,居心叵测。」也作「心怀叵测」。
《國語辭典》:用心  拼音:yòng xīn
1.尽心。《孟子。梁惠王上》:「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宰相若肯如此用心,天下可立致太平。」
2.存心、居心。《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郭威奏曰:『……全宥其家,免行族灭。』闻者皆谓郭威用心忠厚。」
《國語辭典》:存心  拼音:cún xīn
心怀某种意念,居心。如:「存心不良」、「你分明是存心想陷害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给假回家,侍奉母亲之病。」
《國語辭典》:心怀(心懷)  拼音:xīn huái
1.心中的想法或意念。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你那报怨心怀,和那横死爷相逢在分界牌。」
2.心里想著。如:「心怀不轨」、「心怀感激」。
《國語辭典》:设心(設心)  拼音:shè xīn
存心。《三国演义》第四回:「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这人设心不良,竟要拿枪打中兄弟。」
《漢語大詞典》:用怀(用懷)
存心;居心。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若乃以轻刑禁重罪,以薄法卫厚利,陈之滋章,而犯者弥多,有似穿穽以当路,非仁人之用怀也。”周书·武帝纪下:“如此用怀,不死何待!”
分類:存心居心
《國語辭典》:心地  拼音:xīn dì
1.心境、心态。《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道后来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
2.头脑。《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看龙令为人虽然科甲出身,心地到还明白,决不至此。」
《國語辭典》:清心  拼音:qīng xīn
1.去除杂念,使心情恬静安宁。《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2.澄静没有杂念的心境。《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國語辭典》:安心  拼音:ān xīn
1.心安而不外求。《文选。张华。励志诗》:「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2.无须挂念。《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您且安心,待咱思忖则个。」《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且有泗水之险,安心坐守,可保无虞。」
3.诚意。《红楼梦》第一九回:「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
4.存心。《西游记》第三一回:「我岂有安心不救之理,快取水来。」
《國語辭典》:心术(心術)  拼音:xīn shù
1.思考、认知事物的方法。《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坏了心术。」
2.居心、存心。《三国演义》第六○回:「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野叟曝言》第四二回:「鸾吹向日只知道始升博学能文,风流尔雅,不知他心术如何?」
3.心计、计谋。《西游记》第四三回:「八戒就使心术,要躲懒讨乖。」《红楼梦》第五五回:「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处心(處心)
犹居心、存心。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蒞事无一不可纪。”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上同一德,而以宽裕处心;旁烛万情,而以平均待物。” 明 文徵明 《朱秋厓像赞》:“虽齐政或过乎严,而处心一出於正。”
分類:居心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