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溷处
丹霍
蒙古包
庐茔
狭斜子
无人区
相国庄
梳妆楼
葫芦笙
同居人
洋馆
瑶华圃
杂院
敝处
黄闱
《漢語大詞典》:溷处(溷處)
混杂在一起居住、生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小妇人而今事跡已明,不可復与男子溷处,只求发在尼庵,听候发落为便。”
《漢語大詞典》:丹霍
道教称神仙所居住的山。 前蜀 杜光庭 《威仪道众玉华殿谢土地醮词》:“往逝者,生神 丹霍 ;见居者,耀籍青元。”云笈七籤卷三:“ 太上老君 下降 丹霍 之丘,以《地皇内经》十四篇并灵宝五千文道德经授 燧人氏 。”
《國語辭典》:蒙古包  拼音:méng gǔ bāo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时,所住的拆建两便的半圆形帐幕。高、深各约丈馀,周围用柽柳做架柱,外用牛皮或厚毡包覆,门低而阔,垂以厚帘,顶圆呈穹庐状,携带极为方便。也称为「毡包」。
《漢語大詞典》:庐茔(廬塋)
庐墓。指守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 唐 方干 《哭胡珪》诗:“才高登上第,孝极殁庐塋。”
《漢語大詞典》:狭斜子(狹斜子)
指居住陋巷无远识的人。 南朝 梁 沈约 《白马篇》:“寄言狭斜子,詎知 陇 道难。”
《漢語大詞典》:无人区(無人區)
指侵略者和反动派用烧杀等残暴手段造成的没人居住的地区。 萧也牧 《秋葵》:“她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可是她领着我一进入‘无人区’,越过封锁沟,直到钻进青纱帐之前,都显得那么沉默。” 峻青 《潍河上的春天》:“还乡团的匪徒们曾在这片沙滩上惨杀过一百多个善良的劳动人民,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曹致福 《战斗在长城内外》一:“﹝ 丁春生 ﹞详细给我们介绍了 日 寇制造‘无人区’的血腥罪行和群众的斗争情绪。”
《漢語大詞典》:相国庄(相國莊)
指 五代 冯道 居住的地方。故址在今 河北省 交河县 东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考 道 ( 冯道 )所居,今曰 相国庄 ……与 景城 相近。”
《漢語大詞典》:梳妆楼(梳粧樓)
(1).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愁,大风吹倒梳粧楼。”
(2).古迹名。即 梳妆台 。亦省称“ 梳粧 ”。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偶语追 铜雀 ,无聊问 柏梁 。豫游推插柳,胜蹟是 梳粧 。” 吴翌凤 笺注:“《日下旧闻》《张太岳集》:皇城北苑中有 广寒殿 ,相传以为 辽 萧后 梳粧楼 。”参见“ 梳妆臺 ”。
《國語辭典》:梳妆台(梳妝臺)  拼音:shū zhuāng tái
装有镜子和抽屉的匮台。可供梳理、化妆用。
《国语辞典》:葫芦笙(葫芦笙)  拼音:hú lú shēng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中国大陆西南彝、佤、傣、怒等族居住地区。制法为将小葫芦挖空做音斗,细长部的顶端做吹口,穿透葫芦的腹部环列插入竹管。全长约三十公分。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除按音孔发音外,再按住穿过葫芦底部的管口,可发出另外一个音。音色柔和,音量较小。可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的伴奏。古时也称为「瓢笙」。
《国语辞典》:同居人  拼音:tóng jū rén
1.共同生活、居住在一起的同伴。
2.俗指未结婚而居住在一起的亲密伴侣。
《漢語大詞典》:洋馆(洋館)
清 末外国商人经商、居住的处所。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其后,官兵与贼在城外交仗,皆不越洋馆一步。”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六节:“﹝ 林则徐 ﹞派兵严密围守洋馆,撤退沙文(洋馆中仆役通称沙文),断绝趸船与洋馆往来交通。”
《漢語大詞典》:瑶华圃(瑶華圃)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唐 元稹 《会真诗》:“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
《漢語大詞典》:杂院(雜院)
多户人家居住的院子。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南边中间是这个小杂院的大门。”
《国语辞典》:敝处(敝处)  拼音:bì chù
谦称自己居住的处所或乡里。《西游记》第二一回:「我这敝处,却无卖眼药的。」《儒林外史》第四回:「汤父母到任的那日,敝处阖县绅衿,公搭了一个䌽棚,在十里牌迎接。」
《漢語大詞典》:黄闱(黄闈)
禁中门。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晓趋清禁,则琼树一枝,夜直黄闈,则金釭二等。”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皇宫:“汉书禁中门曰黄闥,又曰黄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