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溪子
星居
五云乡
践土
椒殿
半仙
客寓
九户
房子
试馆
病退
室堂
七迁
乌蒙
东山妓
《國語辭典》:溪子(谿子)  拼音:xī zǐ
出产强弩的国家。《淮南子。俶真》:「乌号之弓,溪子之弩,不能无弦而射。」汉。高诱。注:「溪子,为弩所出国名也。」
《漢語大詞典》:星居
(1).分散布列;分散居住。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屯方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陈,綺错鳞比。” 李善 注:“星,散也。” 唐 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六 詔 星居初琐碎,合为一 詔 渐强大。”
(2).犹分离。 唐 方干 《别喻凫》诗:“自此星居后,音书岂厌频。”
《漢語大詞典》:五云乡(五雲鄉)
仙人居住的地方。 前蜀 徐太妃 《丈人观》诗:“不羡乘鸞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我舞袖拂开三岛路,醉魂飞上五云乡。”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捷报》:“只见花迎驛骑,盼云树遥指五云乡。”
《漢語大詞典》:践土(踐土)
(1).踩踏地面。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絶地,足不践土。”
(2).居住的地方。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山居之民多癭肿疾,由於饮泉之不流者。今 荆南 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 江 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
(3).古地名。 春秋 属 郑 ,在今 河南 原阳 西南。公元前632年, 晋文公 会盟诸侯于此。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 晋侯 、 齐侯 、 宋公 、 蔡侯 、 郑伯 、 卫子 、 莒子 ,盟于 践土 。” 唐 柳宗元 《晋问》:“齐盟 践土 ,低昂玉帛。”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 葵丘 践土 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生。”
《漢語大詞典》:椒殿
(1).后妃居住的宫殿。 南朝 梁 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地德褰帷,天鷄掩色,搆倾椒殿,沴结 尧 门。”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旧唐书·昭宗纪:“壬寅夜, 朱全忠 令左龙武统军 朱友恭 、右龙武统军 氏叔琮 、枢密使 蒋玄暉 弑 昭宗 於椒殿。”
(2).泛指宫殿。 南朝 梁 沈约 《瑞石像铭》:“素毫月举,腾光於梵室;妙趾神行,布武於椒殿。”
(3).或指后妃。 明 徐树丕 《识小录·合纪诸不肖始末》:“念彼锦衣,方凭椒殿宠灵,为要人之所趋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吴皇后临〈兰亭〉:“ 刘后村 《跋高宗宸翰》云:‘大将 韩蘄王 高价得硬黄本,以为 逸少 真蹟,驰献,不知其为椒殿所书也。’”按,《后村大全集》作“椒房”。
《國語辭典》:半仙  拼音:bàn xiān
1.传说仙人居住在高空,因而称登高的人为「半仙」。宋。范成大 山顶诗:「翠屏无路强攀援,我与枯藤各半仙。」
2.巫医、相士等道行高超,可以媲美神仙,故称为「半仙」。如台湾民间传说,清代时南部有位精通法术的勘舆师林半仙。《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小婿起初道:『不祥之言』,谁知又应著这奇事。后来二句:『惊则大惊,吉则大吉。』果然这一惊不小,谁知反因此凑著吉期!李知微真半仙了。」
《漢語大詞典》:客寓
(1).居住他乡。世说新语·政事“ 谢公 时,兵廝逋亡”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 江 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名籍不立。”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予尝客寓楼居,楼下市声喧杂,初若不可耐,一二日后寂无所闻。”
(2).客店;旅馆。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巖屋,或密村之中住宿。”《三侠五义》第二九回:“ 展熊飞 直睡至次日红日东升,方才起来梳洗,就在客寓吃了早饭,方慢慢往 断桥亭 来。”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如果一身旧衣服……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
《漢語大詞典》:九户
(1).九门。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寝皆有九室,室有一门,共九门。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李善 注:“《大戴礼》曰:‘明堂者,古有之,凡九室。’ 郑玄 礼记注曰:‘天子路寝,制如明堂。’然则既有九室,室有一户也。”
(2).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云笈七籤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闕之内,此皆太微之所舘,天帝之玉宇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神浆可挹,流味九户之前。”
《國語辭典》:房子  拼音:fáng zi
房屋。《红楼梦》第六七回:「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傢伙,择吉迎娶,以报他救命之恩。」《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倘然抚台定要我们寺里的房子,他只好进京去见各位王爷想法的了。」
《漢語大詞典》:试馆(試館)
古代科举考试时各地应试的人居住的场所。 震钧 天咫偶闻卷二:“ 于忠肃祠 ,在 裱背胡同 。芜废已久,近始重修, 浙 人逢春秋闈,居为试馆。”
《國語辭典》:病退  拼音:bìng tuì
1.病情好转。《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吃了药,仍不见病退,急的乱骂大夫。」
2.大陆地区指因生病而退学或退职。如:「他因病退离开学校。」
《漢語大詞典》:室堂
居住的房舍。古时堂在前,室在后。荀子·不苟:“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歛枕簟,洒扫室堂。”史记·秦始皇本纪:“四月, 二世 还至 咸阳 ,曰:‘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宫 。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復土 酈山 。’”
《漢語大詞典》:七迁(七遷)
谓迁往七陵居住。文选·班固〈西都赋〉:“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李善 注:“七迁,谓迁於七陵也。汉书曰: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於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 长安 五陵之族, 鄠 杜 七迁之民。” 吴兆宜 注:“七迁,为编徙居七陵充供奉也。”参见“ 七陵 ”。
分類:居住
《漢語大詞典》:七陵
指 西汉 七个皇帝的陵墓。 宣帝 葬 杜陵 , 文帝 葬 霸陵 , 高帝 葬 长陵 , 惠帝 葬 安陵 , 景帝 葬 阳陵 , 武帝 葬 茂陵 , 昭帝 葬 平陵 ,合称“七陵”。文选·班固〈西都赋〉“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唐 李善 注:“七迁,谓迁於七陵也。”
《漢語大詞典》:乌蒙(烏蒙)
(1).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一带。 元 陈旅 《题蒙泉吏隐图》诗:“ 世皇 昔日收 云南 ,鲸鯢伾伾手所戡。 乌蒙乌撒 腹心地,不有军府谁其监?” 清 师范 《滇繫·疆域·昭通府》:“ 唐 乌蛮 仲由牟 之裔 阿统 迁此。传至十一世孙 乌蒙 强盛,号 乌蒙部 。 宋 时封 阿杓 为 乌蒙王 。”
(2).山名。在 云南省 禄劝县 东北。 云岭 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 贵州省 为 七里山 ,总称为 乌蒙山脉 。 毛泽东 《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参阅《嘉庆一统志·武定州·山川》
《漢語大詞典》:东山妓(東山妓)
(1).指 晋 谢安 在 东山 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简文 曰:‘ 安石 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明 何景明 《寄怀端虚堂》诗:“ 谢安 亦有 东山 妓, 文举 元多 北海 宾。”
(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