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传黄耳
 
呼黄耳
 
寄书黄狗
 
尺素托黄犬
 
书曾凭犬
 
洛下有书
 
无犬附书
 
犬附书
 
西来黄犬
 
遣黄犬
 
黄犬寄书
 
黄犬书来
 
黄犬归
 
黄耳不来
 
黄耳寄书
 
黄耳犬


《述异记》
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中·狗〉~639~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旅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饥则入草噬肉取饱。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耳掉尾向之,其人怜爱,因呼上船。裁近岸,犬即腾上,速去如飞。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荅书内筒,复系犬颈。犬既得荅,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南,去机家二广记引作五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典故

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
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据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

例句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杜甫 赠韦七赞善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乏桂燃
 
尺薪如桂
  
桂玉一炊
 
桂玉粮薪
 
湿薪如桂
 
炊桂薪
   
炊苍玉
 
燃新桂
 
燃桂
 
爨丹桂
   
米如珠
 
米如珠玉
 
薪如桂
 
薪桂粒琼
 
苏鬼难因
 
买桂炊玉
 
相关人物
苏秦


《战国策》卷十六〈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538~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杂诗十首〉~383~
〈杂诗十首〉其十:「黑蜧跃重渊,商羊舞野庭。飞廉应南箕,丰隆迎号屏。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沈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环堵自颓毁,垣闾不隐形。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虽荣田方赠,为沟壑名。取志于陵子,比足黔娄生。」

例句

粮薪极桂玉,大道生榛刺。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冰霜想度商于冻,桂玉愁居帝里贫。 李群玉 金塘路中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

尺薪功比桂,寸粒价高琼。 林宽 苦雨

宿雨方然桂,朝饥更摘蔬。 羊士谔 永宁小园即事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钱起 秋霖曲

典故

《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陈蕃〉~26~
复徵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时封赏踰制,内宠猥盛,蕃乃上疏谏曰:「臣闻有事社稷者,社稷是为;有事人君者,容悦是为。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谏,则容悦也。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而闻追录河南尹邓万世父遵之微功,更爵尚书令黄俊先人之绝封,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其功,至乃一门之内,侯者数人,故纬象失度,阴阳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臣知封事已行,言之无及,诚欲陛下从是而止。又比年收敛,十伤五六,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是以倾宫嫁而天下化,楚女悲而西宫灾。且聚而不御,必生忧悲之感,以致并隔水旱之困。夫狱以禁止奸违,官以称才理物。若法亏于平,官失其人,则王道有缺。而令天下之论,皆谓狱由怨起,爵以贿成。夫不有臭秽,则苍蝇不飞。陛下宜采求失得,择从忠善。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帝颇纳其言,为出宫女五百馀人,但赐俊爵关内侯,而万世南乡侯。唐·李善注:「尺一谓板长尺一,以写诏书也。」
典故
相关人物
傅咸
 
庞腾


《晋书》卷六十〈李含列传〉~642~
臣(傅咸)虽无祁大夫之德,见含(李含)为腾(庞腾)所侮,谨表以闻,乞朝廷以时博议,无令腾得妄弄刀尺。

例句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杜牧 自贻

典故
一蓑独钓丝千尺
 
千山绝影飞禽怕
 
千山鸟飞绝
 
千蹊万径行踪灭
 
野鸟千山飞绝
 
飞鸟千山绝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典故
咫尺共荣枯
 
逢尧舜主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许身一何过】,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白首苦契阔】【白首苦挈阔】【白首甘挈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叹息腹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萧洒迭日月】。生逢尧舜君【生逢尧为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沈饮聊自适【沈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不能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圣君留欢娱】,乐动殷樛嶱【乐动殷胶葛】【乐动殷蜡蝎】【乐动福嵑嶱】【乐动殷汤嶱】。赐浴皆长缨【案:华清宫内供奉两汤。外更有汤十六所。安禄山及将士、杨国忠兄弟姊妹。并赐浴、赐食、赐钱。】,与宴非短褐【与谋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鞭箠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实愿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慄。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中堂有神仙】,烟雾散玉质【烟雾蒙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群水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川广且可越】。老妻寄异县【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里巷犹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岂知秋禾登】,贫寠有仓卒。生常免租税【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抚迹独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忧端际终南】,澒洞不可掇。
典故
一尺高髻
 
相关人物
马廖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附《马廖传》
(马廖)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诏令,以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故元帝罢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例句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刘禹锡 赠李司空妓

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陆龟蒙 古态

典故
龙头安尺木


《论衡校释》卷六〈龙虚〉~289~
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彼短书之家,世俗之人也,见雷电发时,龙随而起,当雷电击树木之时,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
《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七〈广动植之二·鳞介编〉
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典故
鸣刀尺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乐府古辞·杂曲歌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85~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裌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诗丁·赠答·答傅咸〉
衣工秉刀尺,弃我忽若遗。
典故
轻尺璧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27~
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

例句

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 许康佐 日暮碧云合

典故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设论·答客难〉~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典故
去天咫尺
  
去天无尺


《辛氏三秦记》
城南韦度,去天尺五。
《鸡蹠集》
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韦曲杜鄠,去天尺五。」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王陵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9~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简释

王陵戆:喻人耿直不阿。唐许浑《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代有王陵戆,时无勒尚谗。”


例句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张九龄 豋荆州城楼

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李贺 春坊正字剑子歌

中书赠陈准,右相简王陵。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

代有王陵戆,时无靳尚谗。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

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 韩湘 言志

汉相见王陵,扬州事张禹。 韩翃 送万巨

典故
五尺险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传》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关蜀故徼。巴属民或窃出商贾,取其莋马、僰僮、旄牛,以此巴蜀殷富。

例句

途轻五尺险,水爱双流净。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漢語大詞典》:尺五天
(1).比喻离帝王极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 元 王恽 《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
《漢語大詞典》:桂玉
(1).桂玉之地。指京师。 唐 黄滔 《崔右丞启》:“ 滔 献赋命奇,食贫计尽,难安桂玉,须逐萍蓬。” 唐 罗邺 《东归》诗:“都缘桂玉无门住,不算山川去路非。”参见“ 桂玉之地 ”。
(2).喻昂贵的柴米。 宋 王禹偁 《单州谢上表》:“身叨赴闕,颇更思乡……分俸则桂玉不完,聚族则京师难住。” 元 麻革 《为王德新寿》诗:“数口虀盐忧桂玉,一川风雨独柴荆。”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会试》:“大军之后,继以凶年,家园清素,桂玉关心。”参见“ 桂薪玉粒 ”。
《漢語大詞典》:桂玉之地
指京师。 宋 戴埴 鼠璞·桂玉:“ 马存 字 长游 ,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
分類:京师
《漢語大詞典》:桂薪玉粒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之 楚 ,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楚王 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説。’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明 张居正 《雪中柬刘生》诗:“城南处士索居者,四壁寥然对虚牗。桂薪玉粒乌裘敝,千金卖文復何有。”
分類:柴米昂贵
《漢語大詞典》:炊玉
以昂贵如玉的米、粟做饭。形容物价高、生活困难或饭食珍贵。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非丹灶而流珠,异 荆臺 而炊玉。”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宋 黄庭坚 《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梦惊如昨日,炊玉困京华。” 宋 范成大 《江源县张季长正字善颂堂》诗:“回思閔雨时,敢望遽炊玉。”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漢語大詞典》:炊琼爇桂(炊瓊爇桂)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唐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漢語大詞典》:玉桂
(1).米如玉,薪如桂。喻生活费用之高。语出战国策·楚策三:“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转喻生活豪华。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 长安 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2).桂树的美称。 宋 杨万里 《中秋与诸子果饮》诗:“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漢語大詞典》:珠桂
谓米如珠,薪如桂,极言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清 顾炎武 《寄次耕》诗:“相对愁珠桂,流民輦下多。”参见“ 米珠薪桂 ”。
《國語辭典》:米珠薪桂  拼音:mǐ zhū xīn guì
米如珍珠,柴如桂木。语本《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比喻物价昂贵。《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但长安乃米珠薪桂之地也,先生资釜既空,将何存立?」也作「薪桂米珠」。
《國語辭典》:食玉炊桂  拼音:shí yù chuī guì
食物比玉还珍贵,柴薪价钱比桂树更高。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
《國語辭典》:尺一  拼音:chǐ yī
1.古代皇帝的诏版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诏书为「尺一」。《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
2.书信。《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川制置径相投。」
《國語辭典》:刀尺  拼音:dāo chǐ
1.裁衣的剪刀及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比喻进退人才。《晋书。卷六○。列传。李含》:「臣虽无祁大夫之德,见含为腾所侮,谨表以闻,乞朝廷以时博议,无令腾得妄弄刀尺。」
《漢語大詞典》:高髻
高绾之发髻。《后汉书·马廖传》:“ 长安 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分類:发髻
《國語辭典》:去天尺五  拼音:qù tiān chǐ wǔ
天,指宫廷或皇帝。去天尺五指与宫廷或皇帝极为相近。《类说。卷二十九。引鸡蹠集》:「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韦曲杜鄠,去天尺五。』」
《漢語大詞典》:三尺水
喻剑。 唐 李贺 《春坊正字剑子歌》:“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 吴 潭斩龙子。”
分類:
《漢語大詞典》:王陵戆(王陵戇)
汉 王陵 助 高祖 平天下,封 安国侯 。为人任气,好直言。 高祖 以为可继任相国,“然 陵 少戇, 陈平 可以助之。” 高祖 死, 吕后 欲王诸 吕 , 陵 直言不可。后怒,迁 陵 太傅, 陵 谢病不朝,七年卒。事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书·王陵传》。后以“王陵戇”谓大臣刚直不阿。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直似 王陵 戇,非如 宁武 愚。” 唐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诗:“代有 王陵 戇,时无 靳尚 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