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0,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就学
就使
就此
就令
就试
就枕
将就
可就
养就
就下
迁就
就食
就近
就第
就擒
《國語辭典》:就学(就學)  拼音:jiù xué
1.从师学习。《列子。说符》:「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张霸》:「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学焉。」
2.入学。《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周燮》:「十岁就学,能通诗、论。」
《國語辭典》:就使  拼音:jiù shǐ
纵使、就算是。《孟子。告子下》「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句下汉。赵岐。注:「就使慎子能为鲁一战,取齐南阳之地,且犹不可。」宋。司马光 葬论:「就使皆如葬师之言,为人子者方当哀穷之际,何忍不顾其亲之暴露,乃欲自营福利耶?」
分類:即使纵然
《國語辭典》:就此  拼音:jiù cǐ
1.就在此地。《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这孙新,祖是琼州人氏,军官子孙。因调来登州驻扎,弟兄就此为家。」
2.就在此时。《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今日正是黄道吉日,就此去罢!」
《國語辭典》:就令  拼音:jiù lìng
纵然、即使。《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此城一面阻河,三面地险,不可攻;就令得之,一城池耳。」唐。柳宗元 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就令哀而顾之者,不过攀木俯首,深矉太息,良久而去耳。」
《漢語大詞典》:就试(就試)
应考,参加考试。 唐 刘兼 《玉烛花》诗:“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闈就试时。”宋史·选举志一:“凡就试,唯词赋者许持《切韵》玉篇。” 明 黄溥 《闲中古今录》:“就试者不敢斥言题目之差。”
《國語辭典》:就枕  拼音:jiù zhěn
上床睡觉。《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复就枕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正要就枕,忽听得有人敲门响。」也作「就眠」、「就寝」。
分類:就寝
《國語辭典》:将就(將就)  拼音:jiāng jiù
勉强牵就不满意的环境或事物。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孩儿,你也不比在我跟前,我是你亲爷,将就的是你」《文明小史》第五○回:「倘然辞了他,跑到香港,一定被人耻笑,不如将就将就罢。」
《国语辞典》:可就  拼音:kě jiù
加重语气表示肯定的语词。《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平空又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
《漢語大詞典》:养就(養就)
培植成功。 宋 陆游 《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分類:培植成功
《分类字锦》:就下
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分类:就下
《國語辭典》:迁就(遷就)  拼音:qiān jiù
不顾己意或事理之宜而委曲求全。汉。贾谊 上陈政事疏:「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然智数过人,每朝廷有所兴造,委曲迁就,以中帝意。」
《國語辭典》:就食  拼音:jiù shí
1.出外谋生。《史记。卷三○。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閒。」唐。韩愈 祭十二郎文:「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2.前往用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晋书。卷六七。郗鉴传》:「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
《國語辭典》:就近  拼音:jiù jìn
在附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我尸首已坏,就近托生为右邻之子。」《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你看时候才有正午,咱们就近先到万福居吃了饭去。」
分類:就近附近
《漢語大詞典》:就第
指免职回家。汉书·张禹传:“﹝ 张禹 ﹞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北史·苏威传:“於是罢 威 官爵,以开府就第。”《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天子听信,勅 吕用之 免官就第。”
分類:免职回家
《國語辭典》:就擒  拼音:jiù qín
被捉。如:「束手就擒」。《新唐书。卷一五二。列传。李绛》:「今孽竖就擒,方收威柄。」《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段凝非将帅材,彼闻王彦章已就擒,则破胆矣。安保其能为陛下尽节乎?」
分類: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