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招携(招攜,招擕)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杜预 注:“携,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 宋 苏轼 《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
(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 梁国 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 聊城 ,将招携 海曲 诸贼。”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招携户口,检责漏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初遇贼,击败之。随广发牌諭招携逆党。”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擕。”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诗:“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 阎公 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杜预 注:“携,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 宋 苏轼 《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
(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 梁国 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 聊城 ,将招携 海曲 诸贼。”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招携户口,检责漏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初遇贼,击败之。随广发牌諭招携逆党。”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擕。”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诗:“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 阎公 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國語辭典》:起复(起復) 拼音:qǐ fù
1.古时官吏遭父母之丧,服未满而起用,称为「起复」。清制则称服满而起用,为「起复」。与旧制不同。《北史。卷七二。李德林传》:「裁百日,夺情起复,固辞不起。」《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冯主事三年孝满,为有沈公子在家,也不去起复做官。」
2.官吏再度被起用。《宋史。卷三七七。向子諲传》:「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诸降三官,起复知潭州。」《红楼梦》第三回:「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
2.官吏再度被起用。《宋史。卷三七七。向子諲传》:「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诸降三官,起复知潭州。」《红楼梦》第三回:「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
《漢語大詞典》:未形
(1).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孔颖达 疏:“谓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孔丛子·答问》:“吾谓圣人之智,必见未形之前,功垂於身殁之后。”《汉书·伍被传》:“臣闻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於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 颜师古 注:“言智虑通达,事未形兆,皆预见之。” 唐 元稹 《论谏职表》:“君臣之际,论列是非,讽諭於未形,筹画於至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 淮阴 登堂, 高密 仗策, 武乡 分鼎,悬断未形,毫髮不爽,胡其异也!”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且当利未见、害未形之时,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晓,於是公举程度较高於一般人者为之代表,以兴利于未见,除害于未形。”
(2).尚未形成。《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史记·律书》:“神生於无,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类,或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
(2).尚未形成。《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史记·律书》:“神生於无,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类,或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
《漢語大詞典》:未极(未極)
(1).无穷远处;没有期限。《管子·幼官》:“听於钞故能闻未极,视於新故能见未形。” 汉 王粲 《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兮,俟 河 清其未极。”
(2).未到尽头;未达极点。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我行虽紆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为 潮州 铭,言其学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见所谓《春秋解》者,良悔前铭称美未极,且怪诸子不早示余也。”
(3).没有停止。《楚辞·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嬋媛兮为余太息。” 王逸 注:“极,已也。”
(4).谓尚未疲困。 汉 张衡 《东京赋》:“升献六禽,时膳四膏。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2).未到尽头;未达极点。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我行虽紆组,兼得寻幽蹊,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为 潮州 铭,言其学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见所谓《春秋解》者,良悔前铭称美未极,且怪诸子不早示余也。”
(3).没有停止。《楚辞·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嬋媛兮为余太息。” 王逸 注:“极,已也。”
(4).谓尚未疲困。 汉 张衡 《东京赋》:“升献六禽,时膳四膏。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漢語大詞典》:未济(未濟)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坎下。《易·未济》:“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高亨 注:“火炎在上,水浸在下,水未能灭火,是救火之功未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离上坎下为未济,而中互既济……而未济之终可以为既济者,金木之为用亦不小也。”
(2).未成,没有成功。《荀子·王霸》:“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想 玄德 未济时,曾问俺 东吴 借 荆州 为本,至今未还。”
(3).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史记·宋微子世家》:“ 襄公 与 楚成王 战於 泓 , 楚 人未济, 目夷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后汉书·袁绍传》:“今 操 军退,人怀归志,及其未济,出兵掩之,可令大溃,此策不可失也。”《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策 临 江 未济,果为 许贡 客所杀。”
(4).未得到救助。《汉书·董仲舒传》:“羣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於此也。”
(2).未成,没有成功。《荀子·王霸》:“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想 玄德 未济时,曾问俺 东吴 借 荆州 为本,至今未还。”
(3).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史记·宋微子世家》:“ 襄公 与 楚成王 战於 泓 , 楚 人未济, 目夷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后汉书·袁绍传》:“今 操 军退,人怀归志,及其未济,出兵掩之,可令大溃,此策不可失也。”《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策 临 江 未济,果为 许贡 客所杀。”
(4).未得到救助。《汉书·董仲舒传》:“羣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於此也。”
《漢語大詞典》:潜藩(潛藩)
(1).指尚未即位的帝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太子册宝》:“ 嘉靖 十八年,己亥二月朔日, 世宗 将幸 承天府 ,册立 庄敬太子 及 裕王 、 景王 。 裕 即 穆宗 潜藩也。”
(2).指帝王为王侯时的封地。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两朝玉带之祥》:“至 高宗 以 常德 为 孝宗 潜藩,尤有足纪者。” 清 全祖望 《经史答问·诸史问目答卢镐》:“ 呼沱 ,则是 中山 ,非 关中 也。况 平帝 由 中山王 为天子,故首加恩於潜藩。”
(2).指帝王为王侯时的封地。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两朝玉带之祥》:“至 高宗 以 常德 为 孝宗 潜藩,尤有足纪者。” 清 全祖望 《经史答问·诸史问目答卢镐》:“ 呼沱 ,则是 中山 ,非 关中 也。况 平帝 由 中山王 为天子,故首加恩於潜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