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扛鼓
(1).乐器名。一种小鼓。长三尺,上有盖, 隋大业 中 炀帝 宴享曾用之,奏乐时常先敲击之以引大鼓。见文献通考·乐九。按,隋书·音乐志中作“棡鼓”。
(2).曲名。传为 黄帝 既杀 蚩尤 所作,共十章。见文献通考·乐九
《漢語大詞典》:蛇皮鼓
用蛇皮作鼓面的带柄小鼓。两旁各有绳系小椎,转动时用以发声。又称拨浪鼓。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那里这等不朗朗摇动蛇皮鼓。”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无过是赶几处沸腾腾热闹场儿,摇几下桑琅琅蛇皮鼓儿,唱几句韵悠悠信口腔儿。”
《漢語大詞典》:摇咕咚
一种手摇小鼓。多为小儿玩具。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 北京 称为小鼓,盖即鼗也。 朱熹 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
《漢語大詞典》:鞞柝
小鼓和木梆。军中用于打更巡夜。 前蜀 杜光庭 《谢允上尊号表》:“今则关河克静,鞞柝无諠,邻封之玉帛交驰,近境之干戈载戢。”
《漢語大詞典》:画鞞(畫鞞)
古代军中有画饰的小鼓。鞞,同“ 鼙 ”。 唐 温庭筠 《湖阴词》:“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
《漢語大詞典》:鼓朄
击小鼓。周礼·春官·大师:“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朄。”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朄,小鼓也。先击小鼓,乃击大鼓。小鼓为大鼓先引,故曰朄。朄,读为道引之引。”
分類:小鼓
《漢語大詞典》:鼗鼙
鼗鼓与鼙鼓。二者均小鼓。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屈龙渊为锥钻之用,抑灵鼖为鼖鼙之音。”
《国语辞典》:货郎担儿(货郎担儿)  拼音:huò láng dàn ér
旧时肩挑担子,手摇小鼓,沿街叫卖日常用品的小贩。也称为「货郎」、「货郎儿」。
《国语辞典》:勃浪鼓  拼音:bó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于小鼓两旁用短线各栓一颗坠子,转动时会发出连续响声。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巴郎鼓  拼音:bā lá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小鼓两旁用短线各拴一颗坠子,握住手把左右转动,鼓面会因坠子敲击发出咚咚声响。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钢丝刷(钢丝刷)  拼音:gāng sī shuā
1.用钢丝做成的刷子。
2.一种用在小鼓上的棒刷。演奏时可产生特殊效果。
《国语辞典》:打鼓儿的(打鼓儿的)  拼音:dǎ gǔ ér de
旧时沿街敲打小鼓,收购破烂旧物的小贩。
《国语辞典》:跨鼓舞  拼音:kuà gǔ wǔ
一种民俗舞蹈。舞者在腰间系上小鼓,两手各持鼓槌,边击鼓,边歌舞。
《國語辭典》:货郎鼓(貨郎鼓)  拼音:huò láng gǔ
货郎为招揽顾客所用的手摇小鼓。
《國語辭典》:播郎鼓  拼音:bò lá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小鼓两旁用短线各拴一颗坠子,握住手把转动,鼓面会因坠子敲击而发出咚咚响声。《西游记》第八○回:「手中摇著播郎鼓,口念番经听不真。」也作「波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