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货郎子(貨郎子)
货郎。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七回:“到街上走了没几步,就见一个头戴瓜壳,身背包袱的货郎子走过来。”
分類:货郎
《國語辭典》:惊闺(驚閨)  拼音:jīng guī
旧时贩卖针线脂粉的人手持的小鼓。持柄摇鼓,用以唤引妇女出来购物。《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冉贵却装了一条杂货担儿,手执著一个玲珑珰琅的东西,叫做个惊闺。」也作「惊绣」。
《漢語大詞典》:货挑子(貨挑子)
指货郎挑的杂货担。 王安忆 《小鲍庄》三三:“他把货郎鼓往腰里一插,挑起货挑子走了。”
《國語辭典》:货郎鼓(貨郎鼓)  拼音:huò láng gǔ
货郎为招揽顾客所用的手摇小鼓。
《漢語大詞典》:货郎担(貨郎擔)
货郎挑的杂货担。亦指货郎。 元 王晔《桃花女》楔子:“我待绣几朵花儿,可没鍼使,急切里等不得货郎担儿来买。”《水浒传》第七四回:“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 山东 《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御用监武英殿画士,所画锦盆堆则名花杂果,或货郎担则百物毕陈。”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这边树底下也常歇下来一两副货郎担,或是卖西瓜的。”亦省作“ 货担 ”。 金平 《迷彩》:“几副货担、一座曲尺柜,围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 平凡 《支农路上带头人》:“顿时,货担边像星期天的圩场一样热闹。”
《漢語大詞典》:播鼗鼓
货郎用以招引顾客的小摇鼓。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满手持来满袖装,清晨买到日昏黄,手中只少播鼗鼓,竟是街头卖货郎!”
《漢語大詞典》:不郎鼓
亦作“ 不琅鼓 ”。 货郎所拿的有柄小鼓,两侧以绳系坠,摇动时“不郎”作响,故名。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自家是个货郎儿,来到这街市上,我摇动不郎鼓儿,看有甚么人来。”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这里是 刘二公 家门首,摇动这不琅鼓儿。”
《國語辭典》:拨浪鼓(撥浪鼓)  拼音:b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两旁各栓有一颗坠子,用手摇动会发出声音的小鼓。也作「波浪鼓」。
《國語辭典》:串鼓  拼音:chuàn gǔ
挑担卖杂货的小贩用以发出声音、招揽顾客的有柄小鼓。鼓的两边系有小圆槌,转动鼓柄即可甩动小槌敲击鼓面,发出声响。《水浒传》第七四回:「扮做山东货儿,腰里插著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
《國語辭典》:撚靶儿(撚靶兒)  拼音:niǎn bǎ ér
挑担卖杂货的小贩转动货郎小鼓的动作,藉以发出声音,吸引顾客。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你是个货郎儿,我也是个撚靶儿的。」也作「撚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