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姜夔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典故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一〈江雨有怀郑典设〉
春雨闇闇塞峡中【春雨闇闇发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岸高瀼阔限西东】。
小红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范成大之青衣。有色艺。成大请老,姜夔诣之,制“暗香”、“疏影”二曲,成大使小红习之,音节清婉。成大寻以小红赠夔。夔《过垂虹》诗有“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之句,即咏此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7—1758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惠士奇子。诸生。乾隆十五年,以经明行修荐,不用。专治经学,传祖与父之学,专宗汉儒旧说,奠定吴派经学基础。以为诸经传注,汉人之说俱在,惟《周易》独否,故搜集旧说,成《易汉学》、《周易述》、《易例》三书,另有《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后汉书补注》、《太上感应篇注》、《山海经训纂》、《松崖文钞》等。
《國語辭典》:小红(小紅)  拼音:xiǎo hóng
1.宋范成大的侍婢,有色艺,后赠姜夔。姜夔曾作过〈垂虹〉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2.淡红。唐。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宋。杨万里 过蕉坑诗:「枫叶乾馀尚小红,苕花飞尽不留茸。」
《國語辭典》:小红(小紅)  拼音:xiǎo gōng
古时为服曾祖父母等丧时所穿的服饰,为期五个月。《史记。卷一○。孝文本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也称为「小功」。
《國語辭典》:小功  拼音:xiǎo gōng
1.用熟布做成的丧服。为服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兄弟之妻等丧时所穿,时间为五个月。《仪礼。丧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论丧之有轻重,九月为大功,五月为小功,言服之有等伦。」也称为「小红」。
2.一种学校、机关团体对有功人员的奖励。如:「他此次表现不错,记乙次小功!」
《國語辭典》:粉刺  拼音:fěn cì
外观无明显发炎或脓疱,而以毛囊的角质化所表现的痤疮病灶。参见「痤疮」、「青春痘」条。
《國語辭典》:金刚钻(金剛鑽)  拼音:jīn gāng zuàn
一种矿石。参见「金刚石」条。《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这里面不是红绿宝石,一定是金刚钻。」《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就是老妈妈论儿,也道是没那金刚钻儿,也不揽那磁器傢伙。」
《漢語大詞典》:金钢石(金鋼石)
见“ 金刚石 ”。
《国语辞典》:发疹(发疹)  拼音:fā zhěn
泛称人体皮肤上出现小红点的现象。发疹的症状因病情而异,大致可分为出血斑、热性发疹及流行性水痘与麻疹等。
《漢語大詞典》:小挂千(小掛千)
北京 等地旧俗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挂千》:“掛千者,用吉祥语鎸於红纸之上,长尺有咫,黏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餘者,曰小掛千,乃市肆所用也。”
《漢語大詞典》:测旗(測旗)
测量上用为目标的小红旗。 王汶石 《响吧,驼铃》诗:“去沙海扎营,昼夜兼程,一只骆驼,一辆载重汽车,驮着测旗,罗盘,标杆。” 海雁 《在五月的崖头上》诗:“测旗像花一样布满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