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强风
小时速25到31英里的风,蒲福风级风力为六级
时速39至46英里的风
《國語辭典》:车速(車速)  拼音:chē sù
车辆行进的速度。通常以每小时行驶的里数为计算单位。
《国语辞典》:分钟(分钟)  拼音:fēn zhōng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六十分钟为一小时。如:「她花了三十分钟时间拼好这个拼图。」
《漢語大詞典》:小诵(小誦)
指年小时所诵习的典传。大戴礼记·保傅:“简闻小诵,不传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 王聘珍 解诂:“简闻,谓所闻於简策者。小诵,谓年小时所诵者。”
《漢語大詞典》: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漢語大詞典》:小时节(小時節)
犹言小时侯。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还记得小时节,长夏完了功课,先生也曾教过,只不肯学。”
分類:小时
《国语辞典》:普通病房  拼音:pǔ tōng bìng fáng
相对于加护病房而言,泛指没有二十四小时特殊生理监控仪器或治疗仪器设备的病房。
《国语辞典》:台风警报(台风警报)  拼音:tái fēng jǐng bào
当台风达到七级风的暴风半径,可能侵袭陆地近海一百公里范围内的二十四小时前,由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假如台风继续挺进,在可能侵袭陆地的十八小时以前,则应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以提醒民众注意防范。
《国语辞典》: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拼音:shùn shí sù dù
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定义为当时间变化很小时,位移向量变化除以间隔时间。
《国语辞典》:轻度台风(轻度台风)  拼音:qīng dù tái fēng
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标准,风速每秒达十七点二到三十二点六公尺(每小时三十四至六十三浬)的台风。
《国语辞典》:分时系统(分时系统)  拼音:fēn shí xì tǒng
将电脑执行时间分成多个微小时间段,让多个使用者輪流使用。因为处理速度很快,看起來像是同时在分享电脑资源的电脑作业系统。为一种电脑运用的技巧。
《国语辞典》:交通流量  拼音:jiāo tōng liú liàng
在特定时间(通常为一小时)内,向同一方向通过某一定点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简称为「交通量」。
《国语辞典》:交通密度  拼音:jiāo tōng mì dù
在特定时间(通常为一小时)内,通过道路某一定点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称为「交通流量」。交通密度指「交通流量」除以「行车速率」所得的商。
《国语辞典》: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从小看大,三岁看老)  拼音:cóng xiǎo kàn dà,sān suì kàn lǎo
(谚语)比喻从小时的言行,可看出长大成人后的性格或作为。如:「别看他年纪小!『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将来想必是做大事业的人。」
《国语辞典》:日光节约时间(日光节约时间)  拼音:rì guāng jié yuē shí jiān
一种时制,在日照充分的季节将时钟拨快一小时,以充分利用阳光而节约能源。美国于西元一九一六年率先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也相继施行。我国曾经短暂实施此时制,目前停止使用。也称为「夏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