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物
〈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虽身沈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慄,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慄。嵚岑埼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状儿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 张昌宗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既荷大君恩,还蒙小山遇。 张说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字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李白 白毫子歌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顾封人 月中桂树
莫恨殷勤留此地,东崖桂树昔同攀。 武元衡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独为高怀谁和继,掾曹同处桂同攀。 姚鹄 和陕州参军李通微首夏书怀呈同寮张裳段群二先辈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储光羲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储光羲 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九首
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 乔知之 羸骏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 姚合 酬张籍司业见寄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崔备 清溪路中寄诸公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张易之 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赠齐公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杨炯 游废观
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权德舆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
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权德舆 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羊士谔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远山眉:喻女子貌美。唐杜牧《少年行》:“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
东汉·王逸《序》:《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使百神,似若仙者,虽身沈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望高汉相东西阁,名重淮王大小山。 罗隐 暇日投钱尚父
晏叔原歌词初号《乐府补亡》。自序曰:「往与二三忘名之士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皆?所怀,亦兼写一时杯酒间闻见,及同游者意中事。尝思感物之情,古今不异。窃谓篇中之意,昔人定已不遗,第今无传耳,故今所制,通以《补亡》名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工以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听之,为一笑乐。」其大指如此。叔原于悲欢合离,写众作之所不能,而嫌于夸。故云:「昔人定已不遗,第今无传。」莲、鸿、蘋、云,皆篇中数见,而世多不知为两家歌儿也。其后目为《小山集》,黄鲁直序之云:「嬉弄于乐府之馀,寓以诗人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又云:「狭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不减《桃叶》、《团扇》。」「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娱;苦节臞儒,晚悟裙裾之乐。鼓之舞之,使宴安酖毒而不悔,则叔原之罪也哉!」叔原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城赐第,不践诸贵之门。蔡京重九冬至日遣客求长短句,欣然两为作《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彫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餍深。初过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艳艳金。」「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罗幕翠,绵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樽对月空。」竟无一语及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