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将军作俦(将军作俦)
唐无名氏苍鹰赋周官以司寇比德汉氏以将军作俦
分类:
《分类字锦》:将军止渴(将军止渴)
罗隐 红梅诗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分类:梅杏
《分类字锦》:将军新筑(将军新筑)
梁简文帝 从军行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
分类:营垒
《分类字锦》:将军三箭(将军三箭)
唐书薛仁贵传拜左武卫将军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馀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转讨碛北馀众禽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
分类:将领
《漢語大詞典》:将军佩(將軍佩)
指 汉 李广利 以佩刀刺山出泉事。东观汉记·耿恭:“ 李贰师将军 拔佩刀刺山,而泉飞出。” 唐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詎要方士符,何假将军佩。”
分類:佩刀山出
《漢語大詞典》:将军炭(將軍炭)
旧时 北京 风俗,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后亦名“彩妆”。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掛钱,悬门神屏对,插脂麻秸,立将军炭,闔家团拜。”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下:“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 易州 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成,故曰红箩炭。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将军或仙童、 钟馗 ,各成对,高三尺,金装綵画如门神,黑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綵妆’。”
《國語辭典》:尽盘将军(盡盤將軍)  拼音:jìn pán jiāng jūn
比喻十分贪吃的人。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也作「净盘将军」。
分類:贪食戏称
《漢語大詞典》:金吾将军(金吾將軍)
古代官名。掌管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事。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入朝为金吾将军,散骑常侍。” 马其昶 注:“ 元和 十四年十一月, 权 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充左街使。”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世执金吾》:“ 程知节 为武侯将军, 知节 子 处弼 , 处弼 子 孝伯 ,并为金吾将军。”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金华将军(金華將軍)
传说中的蛙类动物。三足。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 杭州 有金华将军者,盖青蛙二字之讹。其物极类蛙,但三足耳,其见多在夏秋之交。所降之家,以秫酒一盂,腐一方祀之。其物盘踞其旁,初不饮啖,而其皮壳由青而黄而赤。祀者曰:将军受享既醉矣。遂以盘送诸 涌金门 外 金华太保庙 ,指顾间,顿失所往。其家数日内,必有所获。”
分類:动物三足
《漢語大詞典》:李将军列传
传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漢語大詞典》:楼船将军(樓船將軍)
(1). 汉 代将军名号之一。史记·南越列传:“ 元鼎 五年秋……主爵都尉 杨僕 为楼船将军,出 豫章 ,下 横浦 。”后汉书·南蛮传:“﹝ 建武 ﹞十八年,遣伏波将军 马援 、楼船将军 段志 、发 长沙 、 桂阳 、 零陵 、 苍梧 兵万餘人讨之。”
(2).泛指水军将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炮声裂山杂鼓角,檣影蘸水扬旌斿。楼船将军肃鈐律, 云臺 主帅精运筹。”
《漢語大詞典》:龙骧将军(龍驤將軍)
亦称“ 龙驤赤 ”。 指 南朝 齐高帝 萧道成 所乘赤色骏马。南齐书·高帝纪上:“ 太祖 夜从 承明门 乘常所骑赤马入,殿内惊怖……及 太祖 践阼,号此马为‘龙驤将军’,世谓为‘龙驤赤’。”
《漢語大詞典》:率土大将军(率土大將軍)
唐 农民起义军领袖 黄巢 的称号。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黄巢 ﹞悉众度 淮 ,妄称‘率土大将军’,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益兵。”
《分类字锦》:六雄将军(六雄将军)
广异记张鋋归蜀行次巴西日暮忽有一人自山径中出拜曰吾君奉邀鋋问尔君为谁曰巴西侯鋋随入山径行约百步望见朱门甚高人物甚多既入见一人立于堂上揖鋋升阶已而命开筵置酒又令邀六雄将军白额侯沧浪君五豹将军钜鹿侯元丘校尉久之乃至既坐行酒命乐夜将半众尽醉而皆卧于榻鋋亦假寐焉天将晓忽悸而寤见己身卧于大石龛中有巨猿如人醉卧于地盖所谓巴西侯也又见巨熊卧于前盖所谓六雄将军也又一虎顶白亦卧于前所谓白额侯也又一狼所谓沧浪君也又有文豹所谓五豹将军也又一巨鹿一狐皆卧于前所谓巨鹿侯元丘校尉也
分类:熊罴
《國語辭典》:刘猛将军(劉猛將軍)  拼音:liú měng jiāng jūn
专为农家祭祀的神明。相传为宋代的刘锜或元代的刘承忠,因捕蝗虫有功,故为农家所祠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