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导体(導體)  拼音:dǎo tǐ
可传导电、热或光的物体。如金属、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等均为电的导体。
《漢語大詞典》:导款(導款)
疏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从中导款,卒脱其难。”
分類:疏通
《國語辭典》:导板(導板)  拼音:dǎo bǎn
一种戏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由散板或原板的上句演变而来,曲调高扬,节奏伸展。常在慢板前面,具有引子或叫板的性质,成为戏曲的先导部分,如平剧中的西皮导板和二黄导板。此外,尚用在不同板式的转换,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功用,如晋剧的倒板、秦腔的二倒板。也作「倒板」。
《韵府拾遗 号韵》:道导(道导)
说苑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
《漢語大詞典》:迁导(遷導)
犹言引导改变。旧唐书·孝友传·宋兴贵:“朕恭膺灵命,抚临四海,愍兹弊俗,方思迁导。”
分類:引导
《漢語大詞典》:渐导(漸導)
熏染引导。《三国志·吴志·孙晧传》:“知以高世之才,处宰辅之任,渐导之功,勤亦至矣。”
分類:熏染引导
《漢語大詞典》:匡导(匡導)
纠正教导。后汉书·蔡邕传论:“匡导既申,狂僭屡革,资《同人》之先号,得北叟之后福。”
《漢語大詞典》:牖导(牖導)
诱导。牖,通“ 诱 ”。 明 李东阳 《拟杨文懿公谥议》:“汲引牖导,因才而教,温颜而善诱之。”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视乎其制度礼俗於涵育牖导而外,是否许人以径由秉彝之诚,而为彖决于事理得失利害之餘裕?”
分類:诱导
《漢語大詞典》:谀导(諛導)
阿谀逢迎。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 鉶 为 淮南 节度副大使 高駢 从事, 駢 后失志,尤好神仙,卒以叛死,则此或当时諛导之作,非由本怀。”参见“ 导諛 ”。
分類:阿谀逢迎
《國語辭典》:导谀(導諛)  拼音:dǎo yú
谄谀奉承。《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
《漢語大詞典》:指导性计划
国家下达的不带有强制性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促使其完成的计划。实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形式。特点是计划执行单位可以结合本单位情况和市场供求变化,对计划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引导计划的实现。适用于实行指令性计划之外的较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计划管理。
《國語辭典》:指导员(指導員)  拼音:zhǐ dǎo yuán
负责指示引导的人。如:「农会指导员教导农民种植瓜果的正确方法。」
《國語辭典》:因势利导(因勢利導)  拼音:yīn shì lì dǎo
语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顺著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使达成目标。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七。声容部。治服》:「不若因势利导,使之渐近自然。」《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况且劳公拘经世之学,有用之材到了那边,因势利导,将来或有一线之望,也未可知。」
《分类字锦》:致清导和(致清导和)
大观茶论序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
分类:
《漢語大詞典》:缨导(纓導)
冠上饰物。周书·武帝纪下:“﹝ 宣政 元年三月﹞甲戌,初服常冠。以皁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漢語大詞典》: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導員)
中国人民解放军营一级的政治工作人员,和营长同为营的首长。通称教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