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搜拔(蒐拔)
寻求选拔。 宋 韩维 《奉和象之夜饮之什》:“圣朝盛搜拔,列位罗羣英。”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启》:“搜拔幽滞,如药笼所储,无间於牛溲马渤。”明史·罗通传:“古之将帅务搜拔众才。”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二章:“见有麻葛……於是始则搜拔,继而试植,渐益推广,遂为衣裳。”
蒐拔:选拔。 明 张居正 《辛亥会试录序》:“乃今谬司校文之任,得以尽观天下士,简汰而蒐拔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方 王 二君殫心蒐拔,惟恐偶屈一士。”
分類:寻求选拔
《漢語大詞典》:按求
查考寻求。新唐书·薛平传:“始, 河 溢 瓠子 ,东泛 滑 ,距城纔二里所。 平 按求故道出 黎阳 西南……疏道二十里,以釃水悍。”
分類:查考寻求
《漢語大詞典》:招求
招引寻求;征求。晋书·姚兴载记下:“吾应天明命,跨据中原,自流沙已东, 淮 汉 已北,未尝不倾己招求,冀匡不逮。” 宋 苏辙 《乞再举台官状》:“伏乞特出圣旨下本臺及两制,分举八员,陛下择取四人用之,使天下晓然知朝廷招求忠言与昔无异。”
《漢語大詞典》:搜补(蒐補)
寻求并弥补。宋史·职官四:“以称朝廷蒐补闕軼,缉熙弥文之意。”
分類:寻求弥补
《漢語大詞典》:收驹(收駒)
搜求良马。喻寻求人材。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南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 渥洼 姿。”
《漢語大詞典》:索偶
谓寻求对等。《文选·扬雄〈甘泉赋〉》:“迺搜逑索偶 皋 伊 之徒,冠伦魁能,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相与齐乎 阳灵 之宫。”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索,求也。偶,对也。”
分類:寻求对等
《漢語大詞典》:钩摘(鉤摘)
亦作“钩摘”。
(1).勾录摘取。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 留丞相 请付外,上悉鉤摘要语,多施行者。”
(2).探索寻求。 元 赵麟 《玉山草堂赋》:“予徒知掎摭於草堂之丽,而不知钩摘於玉山之名者也。”
《國語辭典》:讨生活(討生活)  拼音:tǎo shēng huó
过日子。如:「近年来物价飞涨,越来越不好讨生活了。」
《漢語大詞典》:寻情(尋情)
寻求人情。《醒世姻缘传》第十回:“人命重情,出了票二十日,不拘人赴审,容凶犯到处寻情,你这两个奴才受了他多少钱,敢大胆卖法。”红楼梦第三回:“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復,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
《國語辭典》:点穴(點穴)  拼音:diǎn xué
1.相传有点穴法,运功于手指,点人的穴道,可以使人动弹不得、麻木晕厥或受伤。
2.术数用语。堪舆家称地脉停落之处「龙穴」,择龙穴结聚之处为墓地,称为「点穴」。《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卜老又还替他请了阴阳徐先生;自己骑驴子,同阴阳下去点了穴。」《红楼梦》第七○回:「贾琏无法,只得又和时觉说了,就在尤三姐之上点了一个穴,破土埋葬。」
《國語辭典》:索合  拼音:suǒ hé
1.求双、求对。《楚辞。王褒。九怀。昭世》:「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2.必须、应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则教你怎生消受,我索合再做个机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休得要假疑惑,我索合从头推勘你。」
《國語辭典》:谋求(謀求)  拼音:móu qiú
设法寻求。如:「这事一定要谋求解决之道。」
《國語辭典》:目标(目標)  拼音:mù biāo
1.可为目力的标准或目力能注视的地方。
2.工作或计画中拟订要达到的标准。
3.军事上运用军队所望达成的最终目的,或攻击行动所望歼灭的敌军或攻占的地区或地点。
《國語辭典》:肴覈  拼音:yáo hé
1.通称谷类以外的食品,如肉类蔬果等。也作「殽核」。
2.咀嚼。《文选。班固。典引》:「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薮。」
《国语辞典》:助讲(助讲)  拼音:zhù jiǎng
选举时,协助某特定候选人,上台公开助选演说寻求选民支持。如:「每逢选举来临,许多学政界名人都投入助讲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