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抗横
抗衡,对抗。镜花缘第二十回:“后来因见古书,才知鷫鷞乃西方神鸟,狻猊亦可算得毛羣之长,无怪要来抗横了。”《天雨花》第二三回:“爹爹怕那老狐,不敢抗横。”
强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武虚谷:“公督责之,捕役抗横无礼,公大怒,以大杖责数十。”
《国语辞典》:夙敌(夙敌)  拼音:sù dí
长久以来相对抗的敌人。如:「惰性是我们与生俱来最大的夙敌。」「众所周知,这两家公司向来是商场上相互较劲的夙敌。」
《國語辭典》:球赛(球賽)  拼音:qiú sài
球类竞赛。如:「这场球赛非常精彩。」
《國語辭典》:朋头(朋頭)  拼音:péng tóu
队长、班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一朋头用杖击弄毬子如缀,毬子方坠地,两朋争占,供与朋头,左朋击毬子过门入孟为胜,右朋向前争占,不令入孟,互相追逐,得筹谢恩而退。」
《漢語大詞典》:较对(較對)
竞争对抗。较,通“ 角 ”。《说唐》第七回:“﹝ 童环 ﹞遂大叫道:‘我来与你较对!’竟向石阶上来。 史大奈 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
校对,核对。 清 顾炎武 《与王山史手札》:“《昌平记》希付原稿较对。”
《国语辞典》:战天斗地(战天斗地)  拼音:zhàn tiān dòu dì
指对抗克服大自然各种令人辛苦的状况。如:「工程师带著千百个工人在汗水中战天斗地,终于完成了艰巨的南回铁路工程。」
《國語辭典》:协约国(協約國)  拼音:xié yuē guó
1.互相订有协约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美、法等国所结成的战争集团,称为「协约国」。
《国语辞典》:难与抗衡(难与抗衡)  拼音:nán yǔ kàng héng
比喻实力悬殊,无法对抗。如:「多国部队拥有精锐的武器及尖端科技的设备,伊拉克当然难与抗衡。」
《国语辞典》:免疫血清  拼音:miǎn yì xiě qīng
当抗原侵入体内时,体内会产生抗体对抗,含有抗体的血清即为免疫血清。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
《国语辞典》:和解政策  拼音:hé jiě zhèng cè
1.一种敌对双方为寻求缓和彼此间紧张情势的政策。
2.国际上特指西元一九六○年代末美苏为缓和对抗情势所采用的政策。
《国语辞典》:无可匹敌(无可匹敌)  拼音:wú kě pǐ dí
没有可相对抗的。如:「他的技艺超群,勇夺金牌,无可匹敌。」
《国语辞典》:万夫莫敌(万夫莫敌)  拼音:wàn fū mò dí
一万个人也无法与之对抗。比喻十分勇猛。如:「十五号球员纵横篮下禁区,展现出一副万夫莫敌之姿。」
《国语辞典》:周旋到底  拼音:zhōu xuán dào dǐ
坚持对抗到底而不退缩。如:「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为了面子,我一定要和他周旋到底。」
《国语辞典》:鹰式飞弹(鹰式飞弹)  拼音:yīng shì fēi dàn
一种地对空飞弹。射程约二十二浬,是特为对抗低飞的飞机而设计。
《国语辞典》:听證(听證)  拼音:tīng zhèng
一种在有决策权的机构或官员前,表达自我主张或对抗他人指控的机会。最早仅限于陪审团面前的司法审理,而后人权扩张,乃产生行政听證。今美国国会有立法听證的惯例,以表明其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