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3典故 1词典 2
典故
入寥天一
 
与寥天为一

相关人物
孔子
 
颜回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74~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晋·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自此以上,至于子祀,其致一也。所执之丧异,故歌哭不同。」唐·成玄英疏:「所在皆适,故安任推移,未始非吾,而与化俱去。如此之人,乃能入于寥廓之妙门,自然之一道也。」
《國語辭典》:寥天  拼音:liáo tiān
1.虚无之境。《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唐。李白〈大庭库〉诗:「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2.辽阔的天空。唐。姚月华 怨诗寄杨达:「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高级汉语词典》:寥天一
清静无为的人入于寂寥,和无形的天合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