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殷繁
(1).繁多;众多。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皇居徙 鄴 ,民讼殷繁。”《旧唐书·崔胤传》:“君人之道,委之宰衡,庶务殷繁,岂能亲理?” 清 刘大櫆 《赠大夫方君传》:“君少以家事殷繁,不暇攻举子业,用例入国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户口殷繁,自然力充足,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和灿烂的文化。”
(2).富裕,繁盛。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货殖殷繁,井閭瑱咽。” 明 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何乃殷繁地,有此伤心迹。” 清 恽敬 《宁都州学正闻君墓志铭》:“先是海内殷繁,朝廷至行省臺,皆法令具备。”
《漢語大詞典》:富教
论语·子路:“ 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南朝 宋 谢灵运 《种桑诗》:“常佩知方诫,愧微富教益。”《陈书·世祖纪》:“朕哀矜黔庶,念康弊俗,思俾阻饥,方存富教。”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至东三省中, 吉林 五方杂处,风气偷弱,山中 金 匪不下十餘万,固宜设官分汛,力图富教,常以游兵驱剿,渐清 金 匪之源。”
《國語辭典》:好过(好過)  拼音:hǎo guò
1.舒适、好受。如:「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感觉好过些了。」
2.生活舒适。如:「比起以前三餐不继的日子,现在的生活好过多了。」
《漢語大詞典》:富乐(富樂)
富裕而安乐。史记·张仪列传:“天下彊国无过 齐 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汉书·食货志上:“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
分類:富裕安乐
《漢語大詞典》:里士
明 初赏赐富裕耆老的爵名。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里士乡士:“ 洪武 十九年六月二十日,詔赐耆老粟帛。京师 应天府 、 凤阳府 民年七十以上,天下民年八十以上,赐爵里士……与县官平礼,并免杂役,冠带服色,别议颁行,正官岁一存问。”明史·太祖纪三:“ 应天 、 凤阳 富民年八十以上赐爵社士,九十以上乡士;天下富民八十以上里士,九十以上社士。皆与县官均礼,復其家。”
《漢語大詞典》:优饶(優饒)
(1).富裕,充裕。后汉书·仲长统传:“君子非自农桑以求衣食者也,蓄积非横赋敛以取优饶者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屡获丰年,民歌之曰:‘习习晨风动,澍雨润我苗。我后卹时务,我民以优饶。’”
(2).宽容,优待。后汉书·刘隆传:“詔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可自囚诣狱,表列前失,显求受罪。如此,乃当逆见优饶,非但直活而已。”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逊 少学,常为兄 仲 优饶。”
(3).绰有馀力。礼记·文王世子“ 周公 优为之” 唐 孔颖达 疏:“ 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古人益君则身处危亡, 周公 益君身居尊显;又古人益君则勤苦, 周公 益君则逸乐,是於身有优饶,於德又广大也。”
(4).指安闲富裕。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之三:“马闲无覊绊,鹤老有禄位。设自为化工,优饶只如是。”
《漢語大詞典》:丰国(豐國)
(1).谓使国家富裕。管子·霸言:“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 尹知章 注:“但自丰其国者霸也。”晋书·食货志:“是以 司马芝 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 唐 张说 《请置屯田表》:“愿陛下不失天时,急趋地利,上可以丰国,下可以廪边。”
(2).指富饶之邦。 唐 柳宗元 《贞符》:“敬奠厥赋,积藏於下,是谓丰国。” 宋 李觏 《闵雨诗》:“ 吴江 之南,是曰丰国,五种之生天下食,一岁不登,吾民菜色。”
《國語辭典》:肥饶(肥饒)  拼音:féi ráo
充足、茂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家声清白,囊橐肥饶。」《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书上看过,说这地方水草肥饶。」
《漢語大詞典》:富溢
形容富裕之极。史记·龟策列传论:“如 丘子明 之属,富溢贵宠,倾於朝廷。”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清 刘大櫆 《游万柳堂记》:“昔之人贵极富溢,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分類:富裕
《國語辭典》:发家(發家)  拼音:fā jiā
使家业兴盛发展​,家庭变得富裕。如:「像他这么节俭的人,等著瞧,将来会发家的。」
《漢語大詞典》:殷民
(1). 殷 商 的百姓,亦指 殷 代遗民。书·微子:“今 殷 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吕氏春秋·古乐:“ 成王 立, 殷 民反,王命 周公 践伐之。”史记·鲁周公世家:“告 紂 之罪於天及 殷 民。”
(2).富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四乡之殷民,几於一网打尽。”
(3).使民富裕。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
《漢語大詞典》:小阜
(1).小土山。 汉 蔡邕 《述行赋》:“迴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宋 蒋捷 《贺新郎·兵后寓吴》词:“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赵执信 《游沧浪亭》诗:“小阜孤亭浑不改,石枰斜抹夕阳红。”
(2).稍稍富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两商:“屋后蓬颗下藏有窖金,发之,可以小阜。”
《漢語大詞典》:优佚(優佚)
富裕安逸。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故令优佚,俯及孤蒙。”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是他家属》:“ 唐 冯衮 牧 苏州 , 江 外优佚,暇日多纵饮博。”
分類:富裕安逸
《漢語大詞典》:同实(同實)
(1).实际相同。管子·参患:“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2).指同一事物。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
(3).指富裕程度相同。《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同实而相并兼者,强弱之谓也。”
《漢語大詞典》:骄富(驕富)
骄纵而富裕。后汉书·度尚传:“ 阳 鸿 等党众犹盛, 尚 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鬭志。”
分類:骄纵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