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曲密
密庸
密石
密结
密用
致密
下密
密义
密人
密清
郁密
丝密
中密
秘密藏
清密
《韵府拾遗 质韵》:曲密
张方平诗迟景融融暖气浮中园曲密小庭幽
《漢語大詞典》:密庸
暗中显功效。列子·周穆王:“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 张湛 注:“取济世安物而已,故其功潜著而人莫知焉。”
《漢語大詞典》:密石
(1).谓以纹理细密之石打磨。国语·晋语八:“天子之室,斲其椽而礱之,加密石焉。” 韦昭 注:“密,细密文理;石,谓砥也。先粗礱之,加以密砥。”《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 汉 何休 注:“天子斵而礱之,加密石焉;诸侯斵而礱之,不加密石。”
(2).指纹理细密之石。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駢密石与琅玕,齐玉璫与璧英。”
(3).细碎的石子。 宋 苏辙 《种兰》诗:“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脩筠午荫凉。”
《漢語大詞典》:密结(密結)
暗中交结。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王叔文 ﹞密结 韦执谊 ,并有当时名欲侥倖而速进者: 陆质 、 吕温 、 李景俭 、 韩曄 、 韩泰 、 陈諫 、 刘禹锡 、 柳宗元 等十数人,定为死交。”
《漢語大詞典》:密用
微妙的作用。 唐 权德舆 《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真性无方,妙道不竭,顾兹梦幻,亦有生灭,微言密用,焕如昭晰,过去诸佛,有修多罗,心能悟之,在一刹那。”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然其不忘于跃,乃义之固然,变而不失其中,及物而非以失己,有密用焉。达此,则可造于天德矣。”
分類:微妙
《國語辭典》:致密  拼音:zhì mì
精致细密。如:「这是个构思致密的计画。」
《國語辭典》:致密(緻密)  拼音:zhì mì
细致紧密。如:「林木致密」。
《骈字类编》:下密
汉书地理志胶东国县下密注应劭曰密水出高密
又郊祀志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户山于下密注即墨下密皆胶东之县东又五行志见上乡下即后汉书贾复传十三年封胶 侯食郁秩壮武下密 墨挺胡观阳凡六县注下密在今青州北海县东北地宋书州郡志北海下密令前汉属胶东后汉晋太康 志属北海又齐书州郡志青州北海郡县下密胶水经注胶水 东北径下密县故城东又东北径 东县
《漢語大詞典》:密义(密義)
佛教语。深密的义理。《楞严经》卷一:“十方菩萨,諮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漢語大詞典》:密人
(1).指古代 密须国 人。《诗·大雅·皇矣》:“ 密 人不恭,敢距大邦。” 朱熹 集传:“ 密 密须氏 也, 姞 姓之国,在今 寧州 。”参见“ 密须 ”。
(2).亲密的人。 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等追游向三十载》诗:“始趋甘棠阴,旋遇密人迎。” 唐 刘言史 《送僧归山》诗:“ 楚 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 寒山寺 ,雪径泠泠金锡声。”
分類:亲密
《漢語大詞典》:密须(密須)
古国名。 商 时 姞 姓之国, 周文王 灭之,以封 姬 姓。后又为 周共王 所灭。在今 甘肃省 灵台县 西。左传·昭公十五年:“ 密须 之鼓与其大路, 文 所以大蒐也。”国语·周语上:“ 恭王 游於 涇 上, 密康公 从。有三女奔之…… 康公 不献,王灭 密 。” 韦昭 注:“ 密 ,今 安定 阴密县 是也,近 涇 。”
《漢語大詞典》:密清
安静洁净。文选·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韙。” 薛综 注:“密,静也。清,洁也。” 汉 樊毅 《修西岳庙记》:“受兹介福,京夏密清。”
分類:安静洁净
《漢語大詞典》:郁密(鬱密)
犹郁闷,沉闷。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时当暑雨后,气象仍鬱密。”
分類:郁闷沉闷
《骈字类编》:丝密(丝密)
唐 李世民 咏雨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骈字类编》:中密
唐 苏颋 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 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
《漢語大詞典》:秘密藏(祕密藏)
(1).佛教语。谓奥秘而不可思议的境界。《大涅槃经·纯陀品》:“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我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祕密藏中。”
(2).引申指奥秘之处。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水清石见君所知,此是吾家祕密藏。”
《漢語大詞典》:清密
(1).犹清静。 唐 陈子昂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诗:“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
(2).犹严密。 唐 康骈 剧谈录·田膨郎偷玉枕:“ 文宗皇帝 常持白玉枕, 德宗 朝 于闐国 所献。追琢奇巧,盖希代之宝,置寝殿帐中,一旦忽失所在,然而禁卫清密,非恩渥嬪御莫能至者。”
分類:清静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