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法铃(法铃)  拼音:fǎ líng
藏族摇击乐器。传自印度佛教密宗。铜制铃身,通高约二十五釐米。平口,身似钟,顶部及铃身以花纹为饰。体内悬金属铃舌。铃柄铜或银制,多雕以佛像,持柄摇铃发音,用于喇嘛法事诵经及佛乐。道教亦用以作为法器。
《国语辞典》:胎藏界  拼音:tāi zàng jiè
中国佛教密宗二部教法之一。以《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传承的教法修行。主要是修习菩提心和大悲心。唐朝时由中印度无畏传入中国,再东传日本和韩国。
《國語辭典》:不动明王(不動明王)  拼音:bù dòng míng wáng
佛学密宗的护法菩萨。负责降伏一切恶魔,常做忿怒表情。《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复当以不动明王持三聚土用澡浴。」也称为「不动尊」。
《漢語大詞典》:时轮金刚法会(時輪金剛法會)
佛教密宗中的一种仪式。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时轮金刚法会将于本月二十八日在 杭州 启建。” 茅盾 《“九·一八”周年》:“我想来一定有许多人替‘九·一八’做‘周年’,而且是各式各样的‘周年’--从放假、下半旗……以至于七七四十九天的时轮金刚法会之类。”
《漢語大詞典》:食菜事魔
五代 、两 宋 时的秘密宗教组织明教,提倡素食,供奉 摩尼 为光明之神,时人称之为“食菜事魔”。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看见了 宋 人笔记里的‘食菜事魔’, 明 人笔记里的‘十彪五虎’,就知道‘哦呵,原来“古已有之”’。”参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参见“ 吃菜事魔 ”。
《漢語大詞典》:吃菜事魔
亦作“喫菜事魔”。 宋 代民间有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喫菜事魔”。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於是贤士惴慄,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殆如喫菜事魔、影迹犯败之类。”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起居舍人 王居正 言:‘伏见两 浙 州县,有喫菜事魔之俗, 方腊 以前,法禁尚宽,而事魔之俗,犹未至於甚炽。’” 明 王世贞 《周邸东书堂禊帖》:“比之尔时诸贤,风流都不似,然不至作 宋 儒喫菜事魔也。”参阅 王国维 《观堂别集·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漢語大詞典》:金刚水(金剛水)
佛教密宗受灌顶时所饮的香水。也称誓水。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二:“次灌顶师以左手蘸金刚水,想弟子洗沐垢染之身。”
《漢語大詞典》:秘密教
中国 佛教派别密宗的别称。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多运用通俗的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传入我国 西藏 的也称藏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札巴坚参:“西僧以秘密教得幸,服食器用拟於王者。出入乘金椶舆,卫士以金吾仗前导,达官莫不避路。召入大内诵经咒,散花米,赞吉祥。”
上乘密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上乘之名,通于诸大乘,为显秘密宗之上乘,而云上乘密宗。
秘密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密教之宗旨。即密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密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
密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即密教,亦称真言宗。此宗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三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真言宗,此宗主张三密相应,所谓三密,即身语意三密,就是手结印,口念咒,意作观想,靠三密加持,可以即身成佛。
瑜伽密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真言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