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筵会(筵會)  拼音:yán huì
宴会。《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是时筵会已散,各人统率强人,略州劫县,放火杀人。」《三国演义》第三回:「卓喜。次日大排筵会,遍请公卿。」
《漢語大詞典》:宾亲(賓親)
宾客与亲族。 唐 韩愈 《示儿》诗:“前荣饌宾亲,冠婚之所於。” 宋 黄庭坚 《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且当置是事,椎牛会宾亲。”
分類:宾客亲族
《漢語大詞典》:宾御(賓御)
宾客和驭手。《文选·鲍照〈东门行〉》:“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张铣 注:“宾,谓送别之人;御,御车者。”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生自尔情义日洽,荣曜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於王者。”
分類:宾客
《國語辭典》:饔饩(饔餼)  拼音:yōng xì
饔,已杀好的牲畜。饩,活的牲畜。饔饩指古代的祭品。《周礼。秋官。司仪》:「致飧如致积之礼」句下汉。郑玄。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仪礼。聘礼》:「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汉。郑玄。注:「牲,杀曰饔,生曰饩。」
《漢語大詞典》:亲客(親客)
(1).亲近的宾客。亦指姻亲的宾客。后汉书·黄昌传:“人有盗其车盖者, 昌 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酒肆百物俱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秦会之 有十客: 曹冠 以教其孙为门客, 王会 以妇弟为亲客。”
(2).蟏蛸的异称。尔雅·释虫“蠨蛸长踦” 宋 邢昺 疏:“ 幽州 人谓之亲客。”按,《诗·豳风·东山》“蠨蛸在户” 三国 吴 陆玑 疏:“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
《漢語大詞典》:客道
为宾客之道。 唐 许浑 《宣城赠萧兵曹》诗:“舟寒 剡溪 雪,衣破 洛阳 尘。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分類:为宾宾客
《漢語大詞典》:押宴
亦作“ 狎讌 ”。亦作“ 押燕 ”。 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续挥犀》载: 刁约 使 契丹 ,戏为诗云:‘押燕 移离毕 ,看房 贺跋支 。饯行三匹裂,密赐十毗狸。’”宋史·欧阳修传:“﹝ 脩 ﹞奉使 契丹 ,其主命贵臣四人押宴,曰:‘此非常制,以卿名重故尔。’”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是日, 萨喇 、 哈嚕 等入辞於 崇政殿 ,赐宴 显静寺 ,命 赵良嗣 押宴, 王环 ( 瓌 )伴送。”
《國語辭典》:喜宴  拼音:xǐ yàn
结婚时招待亲朋好友的宴席。如:「舅舅下个月结婚,将在饭店设喜宴请客。」
《漢語大詞典》:散坐
宴会结束,宾客离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当下一面吃酒,一面谈了一席话,酒也够了,菜也残了,撒了出去,大家散坐。”
随便而坐;零散地坐。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众客散坐,或凭栏看书,或啜茗闲谈。”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一时撤酒添羹,闔席饭罢,散坐闲谈了几句, 张太太 便告辞回家。”
《漢語大詞典》:宾燕(賓燕)
亦作“賔燕”。 语本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燕,通“ 宴 ”。后即以“宾燕”谓宴请宾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又北,引水为 流柸池 ,州僚宾燕,公私多萃其上。”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宋 洪适 《望海潮·题双岩堂》词:“賔燕奉觥筹,妙綺牋琼藻,声度歌喉。”
分類:宴请宾客
《國語辭典》:宾位(賓位)  拼音:bīn wèi
1.客位。《汉书。卷一八。外戚恩泽侯表》:「元、成之间,晚得殷世,以备宾位。」
2.文句中宾词所处的位置。也称为「宾次」。
分類:宾客席位
《國語辭典》:常客  拼音:cháng kè
常来的客人。《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南齐书。卷三一。江谧传》:「密筵闲宴,必货贿常客。」
分類:宾客
《漢語大詞典》:故客
故旧宾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之免 长平 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太后﹞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分類:故旧宾客
《國語辭典》:接客  拼音:jiē kè
1.接待、招徕客人。《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当由匮上管帐先生,招呼先在客堂里坐了一回,随见那个接客的,押著行李赶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一班挑夫、车夫,以及客栈里的接客夥友,都一哄上船,招揽生意。」
2.俗指性工作者陪侍客人。多指女性。《金瓶梅》第五二回:「接客千个,情在一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三:「那月娥是个久惯接客乖巧不过的人,看此光景,晓得有些尴尬,只管盘问。」
《漢語大詞典》:拜送
(1).古代的一种礼仪。谓宾客拜受所敬之酒后,主人拜而送之入席。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孙希旦 集解:“拜送者,宾既受爵,主人於阼阶上拜送也。”
(2).拜而相送。梁书·傅岐传:“ 岐 后去县,民无老小,皆出境拜送,啼号之声,闻於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