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迫狭(迫狹)
亦作“ 迫陿 ”。
(1).宽度窄,范围小。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长公主府第,最为迫狭,计用彩绘大青、石緑,各至千觔。其他种种,有不可计者。国家帑藏,安得不虚罄乎!”
(2).指见识、心胸等不宽广。 明 宋濂 《跋东莱止斋与龙川尺牍后》:“当时论 晦翁 者,或有迫狭之讥,而 龙川 亦甚病其细碎。” 清 黄宗羲 《紫环姜公墓表铭》:“以公之才……使充其所至,刻石之功,正未可量;而覆折於迫狭之世论,不復再试,是可惜也。”
(3).局促;不顺心。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余﹞南游二十年,所居皆通都大邑,无山林,尝迫狭不自得。” 明 唐顺之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诗之二:“久缘迫陿悲时俗,海嶠春临思若何?”
《國語辭典》:领海(領海)  拼音:lǐng hǎi
位于一国领陆及河川以外,邻接本国海岸,可行使国家主权的海面。国际公法原规定以三浬为领海界线,但近年各国多扩张为十二浬。
《國語辭典》:宽阔(寬闊)  拼音:kuān kuò
宽大辽阔。《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这湖是极宽阔的地方,和西湖也差不多大。」
《国语辞典》:耕宽(耕宽)  拼音:gēng kuān
犁翻土条的宽度,称为「耕宽」。
分类:宽度
《漢語大詞典》:浅隘(淺隘)
(1).狭窄。宽度小。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拘繫之徒,桎梏浅隘之中,挈瓶训詁之閒。” 宋 曾巩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理渠之坏塞,而去其浅隘。”
(2).狭隘,见识不广。 清 恽敬 《读晏子一》:“其为书浅隘不足观览,后之读书者未必为所惑。”
《國語辭典》:狭窄(狹窄)  拼音:xiá zhǎi
1.宽度窄小。《三国志。卷一八。魏书。李典传》:「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2.心胸狭小、眼光短浅。如:「他的心胸狭窄,目光如豆,处理事情总是见树不见林,不能顾到全局。」
《漢語大詞典》:幅尺
(1).布帛宽度。陈书·后主纪:“应鏤金银薄及庶物化生土木人綵花之属,及布帛幅尺短狭轻疏者,并伤财废业,尤成蠧患。”
(2).泛指尺度、分寸。朱子语类卷一○一:“ 朱公掞 文字有幅尺,是见得明也。”
(3).较量,计算。 明 王鏊 《愧斋先生传》:“为人古貌古心,於世故细碎,米盐筐筴,殊若无所幅尺。”
《國語辭典》:开间(開間)  拼音:kāi jiān
1.旧式房屋表示屋面宽度的用语,以撑住屋椽的横木长度为准。即由正面观之,两根柱子(或墙身)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开间」。如:「单开间」、「双开间」、「台湾传统建筑中,大型的三合院正堂有宽五开间或七开间。」
2.洋式建筑物中柱子间的空间,如某些教堂中两排柱子间包括拱顶或天花板所有的空间称为一个开间。
《国语辞典》:钟琴(钟琴)  拼音:zhōng qín
乐器名,打击乐器。用宽度和厚度相同、长短不等的长方形铝合金片或钢片制成音片。为英语Glockenspiel的意译。常见的形式有两种:用于乐队的普通钟琴,音片按钢琴黑白键的序列,排列在梯形盒内,演奏时用槌敲击音片的中间。用于笛鼓乐队的钟琴,音片自上而下横列于框架上,演奏时左手将琴举起,右手执锤敲击。
《國語辭典》:幅度  拼音:fú dù
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动的大小。如:「近来银行利率有所调整,但幅度不大。」
《国语辞典》:检尺(检尺)  拼音:jiǎn chǐ
测量木材的长度、直径、宽度、厚度等等,以计算其材积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车行道(車行道)
道路上专供车辆行驶的部分,其宽度以车道为计算单位。多车道的车行道一般两侧行驶慢车,中央行驶快车,以提高行车速度和减少行车事故。
《國語辭典》:幅面  拼音:fú miàn
布帛、呢绒等的宽度。如:「制作那衣裳所需的幅面不大,这些布应该足够了。」
《漢語大詞典》:针码
缝纫时针与针之间宽度
这棉袄针码儿缝得太稀
《国语辞典》:条码(条码)  拼音:tiáo mǎ
用不同宽度且并排相邻的条状图形,以表示货物编号。通常以十个号码代表,前五个代表制造商,后五个代表商品的贩卖商、型式、颜色、尺寸、价格等特性。每一货品均有一条码以供辨识,商品不同条码也不同。正式名称为「一般商品码」。如:「超级市场的商品都已用条码取代价格标签,以便利电脑收银机的结帐作业。」也称为「线条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