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宽严(寬嚴)
宽大与严厉。《宋史·汪大猷传》:“今所议六项法,犯者以法行之,非此而但取财,惟再犯者死,可谓宽严适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且亦可见 世宗皇帝 之整飭纪纲,陶育臣庶,固自宽严交剂,不徒恃圣明综核之长也。”
《國語辭典》:刚柔(剛柔)  拼音:gāng róu
1.阴阳。《淮南子。精神》:「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2.昼夜。《易经。系辞上》:「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3.强弱。《孙子。九地》:「刚柔皆得,地之理也。」宋。王晰。注:「刚柔,犹强弱也。」《西游记》第五三回:「咬牙争胜负,切齿定刚柔。」
《漢語大詞典》:疏密
亦作“疎密”。亦作“踈密”。
(1).稀疏与稠密。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斑閒赋白,踈密有章。”踈密,一本作“ 疏密 ”。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试笔成文,临池染墨,疏密俱巧,真草皆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无真正楷书……至国朝, 文徵仲 先生始极意结构,疎密匀称,位置适宜。”
(2).简与繁;略与详。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为作书记,轻重疎密,各得体宜。”
(3).粗疏与精密。晋书·律历志中:“六十日中疏密可知,不待十年。”隋书·律历志中:“ 大象 元年,太史上士 马显 等,又上《丙寅元历》,抗表奏曰:‘……去年冬, 孝宣皇帝 乃詔臣等,监考疎密,更令同造。’”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如臣之説为可采者,其推行之法, 陆贄 所陈,惟陛下察其疎密,详加损益,取进止。”
(4).宽严。晋书·刑法志:“ 咸康 之世, 庾冰 好为纠察,近於繁细,后益矫违,復存宽纵,疏密自由,律令无用矣。”
(5).松散与坚实。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其法先治一室,令地极平,乃埋律琯,皆使上齐,入地则有浅深……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
(6).疏远与亲密。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又乐賑人急难,不间疎密。”
(7).高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南西厢》翻本既不可无,予又因此及彼,而有志於《北琵琶》一剧……但能保与自手所填诸曲,如已经行世之前后八种,及已填未刻之内外八种,合而较之,必有浅深疎密之分矣。”
《漢語大詞典》:阔狭(闊狹)
(1).宽与狭;距离的远近。史记·天官书:“大小有差,阔狭有常。”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阔狭,若三台星相去远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百里之物,数万相连,阔狭从斜,常不盈缩。”《水浒传》第四七回:“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
(2).犹疏密。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射戏求疏密,持酒以饮不胜者。”
(3).犹缓急;宽严。汉书·儿宽传:“ 寛 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 颜师古 注:“谓有贫弱及农要之时不即徵收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余谓阔,谓征敛稍寛、禁防疏阔之时;狭,谓督促迫急之时。阔时不急征收,假贷与民,使营生业。”一说,指宽裕与窘迫。参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唐 刘禹锡 《砥石赋》:“得既有自,失岂无因? 汉 氏以还,三光景分。随道阔狭,用之得人。五百餘年, 唐 风始振。”
(4).指虚实、强弱等具体情况。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诸葛瑾 ﹞书与 逊 云:‘大驾已旋,贼得 韩扁 ,具知吾阔狭。且水乾,宜当急去。’”《宋书·萧思话传》:“下官近在 歷下 ,始奉国讳,所承使人,不知阔狭,既还在路,渐有所闻,犹谓人伦无容有此,私怀感慨,未敢在言。”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魏 骑溃去, 崇 亦引还,斩首获生,具言敌中阔狭,众心稍振。”
《漢語大詞典》:吐茹
(1).吐刚茹柔。旧唐书·温造传:“然 造 之举奏,无所吐茹。朝廷有丧不以礼、配不以类者,悉劾之。”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 祐 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 明 刘基 《郁离子·天道》:“抑天不能制物之命而听从其自善恶乎?将善者可欺,恶者可畏,而天亦有所吐茹乎?”参见“ 吐刚茹柔 ”。
(2).比喻为政的宽严。 唐 白居易 《崔咸可洛阳县令制》:“然宰大邑,如烹小鲜。人扰则疲,鱼扰则馁;宽猛吐茹,其鉴于兹。”
(3).比喻钱财的出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节色欲》:“是天也者,用地之物也;犹男为一家之主,司出纳吐茹之权者也。”
《國語辭典》:吐刚茹柔(吐剛茹柔)  拼音:tǔ gāng rú róu
硬的吐出来,软的就吞下。比喻畏强欺弱。参见「柔茹刚吐」条。《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柔,举错时当。」
《漢語大詞典》:刺宥
指量刑的宽严。刺,杀。宥,宽。周礼·秋官·小司寇:“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郑玄 注:“宥,宽也。民言杀,杀之;言宽,宽之。”
分類:量刑宽严
《國語辭典》:弛张(弛張)  拼音:shǐ zhāng
本指弓弦的放松与拉紧。语本《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后比喻人事的宽严。《文选。傅毅。舞赋》:「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弛张之度,圣哲所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
《漢語大詞典》:惨舒(慘舒)
汉 张衡 《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后以“惨舒”指忧乐、宽严、盛衰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矣。”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国忠 恃势倨贵,使人之惨舒,出於咄嗟。” 宋 王禹偁 《送廖及序》:“戎车未息,民赋且繁。惨舒之权,虽制於郡国,字育之道,亦繫於令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此於民情之休戚,世道之惨舒,君子可以观变矣。”
分類:宽严盛衰
《國語辭典》:中典  拼音:zhōng diǎn
宽严适中的常行之法。《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汉。郑玄。注:「中典者,常行之法。」《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抚同上德,绥用中典。」
《國語辭典》:一张一弛(一張一弛)  拼音:yī zhāng yī shǐ
原指治理国家须视情况以宽严的方法交互运用。语出《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后用以比喻处理生活上的事物,松紧之间能配合得宜。如:「一张一弛的生活态度,才能使身心获得最大的平衡。」也作「一弛一张」。
《国语辞典》:一弛一张(一弛一张)  拼音:yī shǐ yī zhāng
比喻宽严并济,劳逸互补。参见「一张一弛」条。汉。王符《潜夫论。衰制》:「此一弛一张,以今行古,以轻重尊卑之术也。」唐。冯用之〈权论〉:「一弛一张,天道乃长,一惩一劝,天道乃远。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