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挑  拼音:chū tiao
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间,体态容貌转为美好出众。《醒世姻缘传》第一一回:「出挑的比往时越发标致,我竟不认得他了。」《红楼梦》第二四回:「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也作「出跳」、「出脱」。
《國語辭典》:鱼沉雁落(魚沉雁落)  拼音:yú chén yàn lu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参见「沉鱼落雁」条。
《國語辭典》:月貌花容  拼音:yuè mào huā róng
形容女子容貌美好。《西游记》第二七回:「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也作「花容月貌」。
《國語辭典》:音容宛在  拼音:yīn róng wǎn zài
人的声音与容貌彷若在眼前,多用于吊唁之词。如:「老董事长虽然与世长辞,但在我们心中,老人家音容宛在,令人难以忘怀。」也作「音容如在」。
《國語辭典》:以容取人  拼音:yǐ róng qǔ rén
以容貌的美丑作为识鉴人材的标准。《韩非子。显学》:「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也作「以貌取人」。
《國語辭典》:以貌取人  拼音:yǐ mào qǔ rén
以容貌的美丑作为认识、评断或任用人材的标准。《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澹台灭明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镜花缘》第一八回:「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学问岂能悬殊?若以寻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了!」也作「以容取人」。
《漢語大詞典》:佚貌
美丽的容貌。佚,通“ 昳 ”。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説不尽幽閒窈窕。”参见“ 佚女 ”。
分類:美丽容貌
《國語辭典》:佚女  拼音:yì nǚ
美女。《楚辞。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漢語大詞典》:傛华(傛華)
汉代 宫廷女官名号的一种。有称其容貌美丽之义。汉书·外戚传序:“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 武帝 ,制倢伃、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而 元帝 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史记·外戚世家作“容华”。
《漢語大詞典》:态貌(態貌)
姿态容貌。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每见女子态貌绰约,綵衣翩躚,啸歌自得。”
分類:姿态容貌
《漢語大詞典》:颂仪(頌儀)
容貌仪表。颂,古“容”字。隶释·汉沛相杨统碑:“庶考斯之颂仪。”
分類:容貌仪表
《漢語大詞典》:宋才潘面
宋玉 的才华, 潘岳 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枉自有 宋 人 潘 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
《漢語大詞典》:亭亭秀秀
形容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 梁斌 《红旗谱》三一:“当她看出是个亭亭秀秀的小伙子,站在 严萍 一边,不由得突出牙齿笑了。”
《漢語大詞典》:拸画(拸畫)
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 郭象 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復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 师古 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 桓 六年《穀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 何休 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漢語大詞典》:冶逸
谓容貌艳丽,神采飞扬。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翠云 偕姊妹十人来,皆丽色艳粧,丰神冶逸。” 茅盾 《路》七:“不是别人,是 蓉 。也许早就在那里偷偷地瞧,所以此时 蓉 远远站着,只是望着 薪 笑。这样冶逸的带点天真趣味的 蓉 ,在 薪 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倒觉得局促惶恐了。”
《國語辭典》:一表人物  拼音:yī biǎo rén wù
形容人相貌俊秀,风度翩翩。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他增福哥一表人物,尽也配得你女儿过。」《精忠岳传》第二八回:「本帅看你一表人物,不如在我军前立些功业,博个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你这条好汉。」也作「一表人才」。
《國語辭典》:贤贤易色(賢賢易色)  拼音:xián xián yì sè
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宋。邢炳。疏:「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谓以尊敬贤者之心去替代爱好美色之心。《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