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逆家子  拼音:nì jiā zǐ
逆君叛国的人。《孔子家语。卷六。本命解》:「女有五不取:逆家子者,乱家子者,世者有刑人子者,有恶疾子者,丧父长子。」
分类:叛国
《国语辞典》:练家子(练家子)  拼音:liàn jiā zi
熟练武术的人。如:「他们家世代都是练家子。」
《国语辞典》:耍家子  拼音:shuǎ jiā zi
嗜好赌博的人。如:「他家出了个耍家子,即使再多的家产,也会败光。」也称为「耍家儿」。
《國語辭典》:故家子弟  拼音:gù jiā zǐ dì
世代仕宦,有社会地位的子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
《國語辭典》:败家子(敗家子)  拼音:bài jiā zǐ
不务正业,倾家荡产而不能自立的子弟。如:「别成天无所事事,只会挥霍家产,当个败家子。」
《漢語大詞典》:炊家子
古代炊事兵。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杜牧 注引司马法:“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
分類:炊事杜牧
《高级汉语词典》:世家子弟
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
分类:世家子弟
《漢語大詞典》:丧家子(喪家子)
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清 方亨咸 《记老神仙事》:“自顾一丧家子,何得并肩王侯哉。”
分類:丧失依存
《分类字锦》:名家子孙(名家子孙)
史记甘茂传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少年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分类:祖孙
《國語辭典》:颍川(潁川)  拼音:yǐng chuān
郡名。秦朝设置,汉、晋均沿置,辖境约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汉治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县治;晋移治许昌,为今河南省许昌县东北。唐废郡,改曰许州。
《國語辭典》:郎君  拼音:láng jūn
1.称谓:(1)对男子的尊称。《三国志。卷四三。蜀书。王平传》:「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某隐居在西岳,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径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对贵公子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后为对他人子弟的敬称。《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杨素归谓家人曰:『小儿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当否?』素恃己有功,于帝多呼为郎君。」(4)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郎君将此儿归闽中,又在何处另结良缘?不知且从黄易两家之言,成了亲事。」
2.嫖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我劝你两个风流子弟,可也别寻一个合死的郎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儿。别的郎君子弟,经商客旅,都不打紧,我有两个人,都是仓官。」
《漢語大詞典》:士家
魏 晋 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帝欲徙 冀州 士家十万户实 河南 。时连蝗民饥,羣司以为不可。”参阅 周一良 《〈三国志〉札记》
《漢語大詞典》:玉叶(玉葉)
(1).对花木叶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青树玉叶,弥望成林。” 宋 范成大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诗:“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明 刘基 《梅花七绝句》之六:“琼跗玉叶两依依,摇落空山物色微。”
(2).喻云彩。 晋 陆机 《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緑翘明,岩英焕。” 南朝 梁简文帝 《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唐 章孝标 《玩月遇云》诗:“无端玉叶连天起,不放金波到晓流。”
(3).犹玉牒,指皇家谱系。 南朝 梁 江淹 《宋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玉叶既积,金徽方传。乃毓伊人,尅广克宜。” 宋 柳永 《中吕宫·送征衣》词:“吾皇诞弥月,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4).喻皇家子孙。 唐 萧颖士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唐 萧仿 《享太庙乐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叶延长。”《群音类选·四豪记·春申献美人》:“喜今宵凤配鸞儔,兆异日金枝玉叶。”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诗:“玉叶宗支贵,金貂祖烈宏。”
(5).指优质笺纸。 唐 元稹 《赠严童子》诗:“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赵象 ﹞又以 剡溪 玉叶纸,赋诗以谢。” 宋 杨万里 《题曾无巳所藏高丽匹纸蔡君谟欧公笔迹》诗:“三 韩 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鉤卷碧鲜。”
(6).指琉璃瓦。旧唐书·礼仪志二:“﹝明堂﹞堂檐,径二百八十八尺……上以清阳玉叶覆之。”
(7).借指宫殿。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8).指结拜兄弟序的谱系。形容友谊深笃。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遂得载披玉叶,款洽金兰。倾意气于一言,缔风期于干祀。” 唐 骆宾王 《游衮郡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诗:“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國語辭典》:八龙(八龍)  拼音:bā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八匹马。《楚辞。屈原。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汉。王逸。注:「言己乘八龙神智之兽。」
2.东汉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号称为「八龙」。《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后遂用以称誉人家兄弟有才望。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漢語大詞典》:道子
(1).道家子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在所住户南牀眠始觉,仍令 善生 下帘”自注:“ 善生 是两姨弟,本姓 朱 ,七岁,时在 永嘉 病十餘日,正尔就尽隐居,若为救治,仍捨给为道子。”
(2). 唐 代杰出画家 吴道玄 ,字 道子 。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二:“余见 僧繇 性希奇,巧妙间生 梁 朝时。 道子 飘然为奇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清 方亨咸 《武风子传》:“余尝见其箸作 凌烟阁 功臣图者,箸粗仅及绳,而旌旗鎧仗侍从卫列无不毕具,至 褒公 、 鄂公 英姿毛髮, 道子 传神,莫或过之。”
(1).开路喝道的声音。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太尉纔下轿,乐就止了,各项官吏人等预备进见。忽然一声道子响,一青衣承差手拿两个拜帖,飞走而来,递与门上人説:‘礼部 张爷 与学士 蔡大爷 来拜。’”
(2).道理;办法。《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单说 杨司令 看见 邵本良 按兵不动,知道这里头有道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老俗道子,不兴这个了,你慢走吧。”
(3).线条;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