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世谱(世譜)  拼音:shì pǔ
谱书的别名。参见「谱书」条。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三国演义》第二○回:「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
分類:家世谱系
《國語辭典》:根脚(根腳)  拼音:gēn jiǎo
1.植物或建筑物根基。唐。李咸用〈小松歌〉:「庭閒土瘦根脚狞,风摇雨拂精神醒。」
2.事物的基础。《朱子语类。卷一二一。训门人九》:「须尽记得诸家说,方有个衬簟处,这义理根脚方牢,这心也有杀泊处。」也作「根基」。
3.详情、底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惠与李彪见他出去外面歇宿,只说是在花柳人家,也不查他根脚。」也作「跟脚」。
4.家世、出身。元。睢景臣〈哨遍。社长排门套〉:「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
《漢語大詞典》:家牒
亦作“ 家谍 ”。 旧时家族世系的谱牒。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舄奕氤氲,布在方策;国史家牒,世竝详焉。”一本作“ 谍 ”。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其失之者,则有父官令长,子秩丞郎,声不著於一乡,行无闻於十室,而乃叙其名位,一二无遗。此实家谍,非关国史。” 唐 元结 《自释》诗:“世业载家史,世系在家牒。”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家牒燬于兵,咸无所徵。”亦泛指家世。 宋 王禹偁 《一品孙郑昱》诗:“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漢語大詞典》:义居(義居)
旧指孝义之家世代同居。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 姑苏 冯氏 兄弟三人,其季娶妇逾年,輒风其夫分异。夫怒詬曰:‘吾家义居三世矣,汝欲败吾素业耶?’妇乃不復言。”宋史·孝义传·洪文抚:“六世义居,室无异爨。”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 仲涵 家义居十世,族属颇众。”
《漢語大詞典》:世嗣
(1).犹世嫡。 汉 班固 《白虎通·三军》:“师行不必胜,故须其有世嗣。” 三国 魏 王粲 《玛瑙勒赋》:“御世嗣之骏服兮,表騄驥之仪则。”
(2).家世、后代。 唐 皇甫枚 《王知古》:“食毕,保母復问 知古 世嗣宦族及内外姻党, 知古 具言之。”
分類:家世后代
《漢語大詞典》:庆阀(慶閥)
光荣的家世。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出 尧 舜 之盛时,绍 韦 平 之庆阀。”
分類:光荣家世
《漢語大詞典》:家阀(家閥)
家中先代的功绩。亦指家世门第。新唐书·李琢传:“ 听 子 琢 ,以家阀擢累 义昌 、 平卢 、 镇海 三节度使,无显功,不为士大夫称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元少先生:“ 韩元少 先生,为诸生时,有吏突至,白主人欲延作师,而殊无名刺。问其家阀,含糊对之。”
《漢語大詞典》:序传(序傳)
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序,亦写作“叙”。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沿用其体,始称“叙传”。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
《國語辭典》:叙传(敘傳)  拼音:xù zhuàn
一种文体。作者自叙家世、生平,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如班固著《汉书》有〈叙传〉上、下两卷。也作「序传」。
《漢語大詞典》:瑶源
帝王的族系。泛指家世不凡的人。《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瑶源弥泻,琼根愈秀。”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孙夐墓志文》:“碧叶独秀,瑶源自清。”《宋史·乐志十》:“瑶源诞启,玉牒肇荣。”
《漢語大詞典》:世类(世類)
家世品类,犹言出身。汉书·樊郦滕灌等传赞:“ 仲尼 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言士不繫於世类也。”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二折:“俺想古来贤孝的人,果是不繫世类呵!”
《漢語大詞典》:贵素(貴素)
贵家世族。梁书·杜龛传:“以 覇先 既非贵素,兵又猥杂,在军府日,都不以 覇先 经心。”
《漢語大詞典》:韦素(韋素)
(1).韦,系竹简的皮绳;素,绢帛,古代用来书写。后因以“韦素”指书册、典籍。 隋 许善心 《神雀颂》:“节节奇音,行行瑞跡……永缉韦素,方流管絃。”
(2).韦布素衣。指家世清寒。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今 栗氏 以穷邦韦素之士,奋然鼓舞,俄以 韩 、 柳 、 文 、 魏 之责自任,亦可谓难也已!”
《國語辭典》:换帖(換帖)  拼音:huàn tiě
1.朋友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著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帖儿。《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刘颐伯喜之不尽,立刻问过老太爷,把某年换帖的话告诉了陆老爷。」《文明小史》第七回:「当下二人话到投机,傅知府便一直的陪著他,两人还要拜把子换帖。」也称为「通谱」。
2.订婚时男女双方彼此交换庚帖,称为「换帖」。
《国语辞典》:门第高(门第高)  拼音:mén dì gāo
形容家世好、有声望。如:「由于门第高,所以父母格外注重他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