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屠杀(屠殺)  拼音:tú shā
屠宰、杀戮。《魏书。卷九。肃宗纪》:「上下群官,侧弓自厉,理冤岳,止土功,减膳撤悬,禁止屠杀。」《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陷长安,凡唐之宗室在长安者,尽行屠杀。」
《漢語大詞典》:刀砧
亦作“ 刀碪 ”。亦作“ 刀枮 ”。
(1).刀和砧板。指宰割工具。《大集经·三归龙济品》:“寧以胜利好刀枮,而自臠切其身肉。”《英烈传》第十一回:“ 太祖 説:‘刀砧各用,鼎鏊不同,吾择所宜而用之。’” 清 曾国藩 《林君殉难碑记》:“胡古胡今,强吞弱伏,佞者刀碪,訥者鱼肉。”
(2).借指宰杀。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黿将军托生》:“我黿将军也,前蒙君惠,得免刀碪,今又悬我市中,乞救我。”
《漢語大詞典》:刲宰
宰杀。新唐书·李令问传:“然未尝輒干政,率游畋自娱,厚奉养,侈饮食,至躬视刲宰。”
分類:宰杀
《國語辭典》:一腔  拼音:yī qiāng
满腔、满胸。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一腔热血休滴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文明小史》第三七回:「这回被陆制军送了一个刺客来,正不知如何办法,耽了一腔心事。」
《漢語大詞典》:击鲜(擊鮮)
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汉书·陆贾传:“数击鲜,毋久溷女为也!” 颜师古 注:“鲜谓新杀之肉也。”陈书·始兴王叔陵传:“未及十日,乃令庖厨击鲜,日进甘膳。”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滨江人家得鱼,留数日,俟稍败方烹。或谓何不击鲜?云,鲜则必腥。海上有逐臭之夫,於此益信。”
《國語辭典》:杀生(殺生)  拼音:shā shēng
佛教用语。佛教五戒之一。后来道教亦承继这项戒律。凡是杀死有情识的生命,包括亲手去杀,教唆人去杀害,以及称赞杀生的行为均属之。《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下》:「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國語辭典》:鼓刀  拼音:gǔ dāo
操刀、运刀。泛指屠宰牲畜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國語辭典》:屠宰  拼音:tú zǎi
宰杀牲畜。《宋史。卷七。真宗本纪》:「二月乙酉,丁谓请承天节禁屠宰刑罚,从之。」宋。苏轼地岳变相偈〉:「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
《國語辭典》:宰夫  拼音:zǎi fū
1.职官名。周代掌理治朝之法的官。见《周礼。天官。宰夫》。
2.烹调食物的仆役。《礼记。檀弓下》:「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也称为「厨夫」、「厨子」。
《國語辭典》:屠刀  拼音:tú dāo
宰杀牲畜的刀。如:「他手里拿了一把亮晃晃的屠刀。」
《漢語大詞典》:屠人
(1).杀人。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引《凉州异物志》:“ 大秦 之国,断手去躯,操刀屠人。”
(2).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清 鲁一同 《卖耕牛》诗:“牛不能言但呜咽,屠人磨刀向牛説。”
《國語辭典》:烹宰  拼音:pēng zǎi
宰杀烹煮。《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合围既罢,前驱擒得大角鹿一只,将付庖厨烹宰。」
《國語辭典》:屠户(屠戶)  拼音:tú hù
以屠杀牲畜为业的人。如:「只见屠户拿起钢刀把猪骨头剁断。」
《漢語大詞典》:文牺(文犧)
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 , 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明 唐顺之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之一:“文牺幸知免,行蚁待相亲。”
《漢語大詞典》:雍人
古代掌宰杀烹饪的人。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摡鼎、匕、俎於雍爨。” 郑玄 注:“雍人,掌割亨之事者。”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
分類:宰杀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