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9,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天宫
入宫
新宫
梓宫
宫前
楚宫
花宫
宫祠
斋宫
宫徵
宫禁
清宫
秦宫
宫掖
寒宫
《國語辭典》:天宫(天宮)  拼音:tiān gōng
天帝居住的宫阙。《西游记》第七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红楼梦》第四一回:「这是那位小姐的绣房,这样精致?我就像到了天宫里一样。」
《国语辞典》:入宫(入宫)  拼音:rù gōng
进入皇宫。《三国演义》第二回:「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红楼梦》第一六回:「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
《漢語大詞典》:新宫
(1).新建的宫室或宗庙。春秋·成公三年:“甲子,新宫灾。” 杜预 注:“三年丧毕, 宣公 神主新入庙,故谓之新宫。” 晋 左思 《蜀都赋》:“营新宫於爽塏,拟 承明 而起庐。”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视瞻梁梠。”
(2).诗·小雅逸篇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叔孙婼 聘于 宋 …… 宋公 享 昭子 ,赋《新宫》。” 杜预 注:“逸。”仪礼·燕礼:“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郑玄 注:“《新宫》《小雅》逸篇也。” 五代 丘光庭 兼明书·〈补新宫〉序:“《新宫》既为下管所奏,正与《南陔》事同,故知为 文王 诗也。”
《國語辭典》:梓宫(梓宮)  拼音:zǐ gōng
皇帝的棺木。以梓木做成。《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太尉憙告谥南郊,司徒䜣奉安梓宫,司空鲂将校复土。」《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
《骈字类编》:宫前(宫前)
唐 胡曾 杂曲歌辞 妾薄命 宫前叶落鸳鸯瓦,架上尘生翡翠裙。
分类:宫前
《漢語大詞典》:楚宫
(1).古宫殿名。 春秋 卫文公 在 楚丘 (今 河南 滑县 )营建。《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宫 。” 朱熹 集传:“ 楚宫 , 楚丘 之宫也…… 卫 为狄所灭, 文公 徙居 楚丘 ,营立宫室。”
(2).古宫殿名。 春秋 鲁襄公 营建。因仿 楚国 样式,故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作 楚宫 。” 杜预 注:“适 楚 ,好其宫,归而作之。”
(3).古 楚国 的宫殿。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最是 楚 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唐 李商隐 《柳》诗:“ 灞 岸已攀行客手, 楚 宫先骋舞姬腰。” 清 邓汉仪 《题息夫人庙》诗:“ 楚 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漢語大詞典》:花宫
(1).指佛寺。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鐘漏稀。”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诗:“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参见“ 花雨 ”。
(2).犹仙界。 清 龚自珍 《如梦令》词:“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
分類:佛寺仙界
《漢語大詞典》:花雨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慈云广荫庇。”
(3).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纷飞。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诗序:“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漢語大詞典》:宫祠
官名。宫观使。 宋 李纲 《谢乞出不允降亲笔手诏表》:“伏蒙圣慈,以臣累具札子乞外任宫祠,特降亲批手詔,曲加抚諭,令安厥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綦翰 林叔厚 《谢宫祠表》云:‘杂宫锦於渔簑,敢忘君赐;话玉堂于茆舍,更觉身荣。’时叹其工。”参见“ 宫观 ”。
分類:官名宫观
《國語辭典》:宫观(宮觀)  拼音:gōng guàn
天子、王侯居住的宫殿。唐。高适〈古大梁行〉:「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漢語大詞典》:斋宫(齋宫)
供斋戒用的宫室、屋舍。国语·周语上:“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 韦昭 注:“所斋之宫也。”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为治斋宫河上,张緹絳帷,女居其中。” 宋 曾巩 《兜率院记》:“其后院主僧某,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湢之房,布列两序。”
《漢語大詞典》:宫徵
1.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徵音的并称。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雍门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羽角俱起,宫徵相证。” 唐 杜牧 《感怀诗》:“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清 赵翼 《偶书》诗:“两耳未甚聋,已难辨宫徵。”
2.泛指乐曲。 宋 秦观 《点绛唇》词:“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先圣不曾删《郑》《卫》,吾儕取义翻宫徵。”
3.泛指声调。 南朝 齐 陆厥 《与沈约书》:“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 唐 房玄龄 《谏伐高丽表》:“文锋既振,则宫徵自谐。”
《國語辭典》:宫禁(宮禁)  拼音:gōng jìn
1.宫中的戒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
2.帝后所居之处。《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私曲之意,羌不得通。」
《漢語大詞典》:清宫
(1).洒扫房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将説 楚王 ,路过 洛阳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2).清理宫室。古代帝王行幸所至,必先令人检查起居宫室,使其清静安全,以防发生意外。史记·孝文本纪:“乃使太僕 婴 与 东牟侯 兴居 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于 代邸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遗静宫令先案行清静殿中,以虞非常。” 司马贞 索隐引《汉仪》:“皇帝起居,索室清宫而后行。”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扫室涂椒,清宫候輦。”
(3).清凉的宫室。 汉 枚乘 《七发》:“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
(4).指清越的宫调声。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扬《激楚》之清宫兮,展新声而长歌。”
《漢語大詞典》:秦宫
(1).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嬖奴。后汉书·梁冀传:“ 冀 爱监奴 秦宫 ,官至太仓令。得出入 寿 所。 寿 见 宫 ,輒屏御者,託以言事,因与私焉。”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
(2).指 秦 朝宫殿。陈书·高祖纪上:“寧 秦 宫之可顾?岂 鲁 殿之犹存?” 宋 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中闻钟》词:“雨打风吹何处是, 汉 殿 秦 宫。” 清 叶燮 《石门郁曾发游秦归赋赠兼示胡园表徐导柏》诗:“ 秦 宫 汉 殿秋原上,饱赠书生一枕长。”
《國語辭典》:宫掖(宮掖)  拼音:gōng yè
古称嫔妃的居处为掖庭。宫掖指宫中。唐。陈鸿《长恨传》:「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少攻符术,多行厌胜,监军使携至京国,因缘中贵,出入宫掖,遂赐天师号。」
《國語辭典》:掖庭  拼音:yè tíng
1.宫殿中的旁舍,妃嫔的住所。《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长女选入掖庭,桓帝以为贵人。」
2.职官名。宫人之官,由宦者任职,掌后宫贵人、采女事。《汉书。卷八。宣帝纪》:「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漢語大詞典》:寒宫
犹冷宫。《三侠五义》第十八回:“﹝太子﹞在寒宫见了娘娘,母子天性,面带泪痕。”《三侠五义》第十八回:“陛下见了寒宫母亲落泪,才惹起 刘后 疑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