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驴鸣一声
麦城赋
木铎
木鸡
七哀
仲宣受书(又作:琴书与仲宣)
少君
十世宥
王粲不归秦
叔向婴拘
仲宣
王粲诗
王粲诗成
王郎赋从戎
王仲宣诵碑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王粲(字仲宣)


《世说新语》下卷上《伤逝》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例句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刘言史 题王况故居

典故
麦城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参考典故
王粲登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二《沮水》
「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

例句

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 罗隐 寄京阙陆郎中昆仲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周礼注疏》卷三〈天官冢宰·小宰〉~46~
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汉·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例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达生〉~654~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86~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简释

木鸡:喻呆笨发愣,或指修养极高。唐张枯《送韦正字[木片]贯赴制举》:“木鸡方备德,金马正求贤。”

典故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哀伤·七哀诗二首〉~087~
〈七哀诗二首〉其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例句

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皎然 题馀不溪废寺

典故
仲宣受书
 
书籍相与
 
琴书与仲宣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蔡邕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例句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元稹 听妻弹别鹤操

书籍终相与,青山隔故园。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白居易 余思未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白居易 题文集匮

典故
相关人物
鲍宣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鲍宣妻传》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脩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脩行妇道,乡邦称之。

例句

几枚竹笥送德曜,一乘柴车迎少君。 皮日休 临顿宅将有归于之日鲁望以诗见贶因抒怀酬之

典故
相关人物
叔向
 
晋侯
 
祁奚
 
范宣子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其弃社稷,不亦惑乎。」
《昭明文选》第二十七卷 鲍明远《还都》
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晓风遒

例句

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 韩愈 寄卢仝

典故
王粲不归秦
 
王粲别荆蛮
 
王粲去国
 
王粲滞荆州
 
适荆蛮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哀伤·七哀诗二首〉~087~
〈七哀诗〉二首其一:「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七哀诗〉二首其二:「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岗有馀,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衿。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庚·杂拟上·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433~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例句

王粲频徵楚,君恩许入秦。 包佶 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

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 孟郊 感怀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杜甫 久客

终作适荆蛮,安排用庄叟。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吾徒且加餐,休适蛮与荆。 杜甫 扬旗

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杜甫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共嗟王粲滞荆州,才子为郎忆旧游。 权德舆 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

典故
叔向婴拘

相关人物
叔向
 
栾婴
 
范宣子


《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四〈襄公·传二十一年〉~59~
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例句

岂知晋叔向,无罪婴囚拘。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典故 
王粲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参考典故
王粲诗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冑,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局坏,粲为覆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彊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

简释

王粲:喻才子、诗人或幕宾。唐高适《答侯少府》:“吾党谢王粲,群贤推部诜。”


例句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 吴融 湖州朝阳楼

祢生投刺游,王粲吟诗谒。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 孟郊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仲宣领骑射,结束皆少年。 孟郊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王粲实可重,祢衡争不狂。 方干 赠许牍山人

欲学仲宣知是否,臂弓腰剑逐时流。 李咸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

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 卢照邻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帝里诸亲别来久,岂知王粲爱樵渔。 卢纶 秋中过独孤郊居

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卢纶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

世乱共嗟王粲老,时危俱受信陵恩。 罗隐 江南寄所知周仆射

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 薛能 荔枝楼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郑谷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 韦庄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

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韦庄 早秋夜作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韦庄 春云

正是灞陵春酬绿,仲宣何事独辞家。 韦庄 出关

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韦庄 江上逢故人

若有片帆归去好,可堪重倚仲宣楼。 韦庄 江边吟

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 韦庄 洛北村居

吾党谢王粲,群贤推郤诜。 高适 答侯少府

托迹幸将王粲别,归心宁与子山同。 齐己 荆州新秋寺居与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典故
王粲诗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文心雕龙》卷十〈才略〉
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列七子之冠冕乎?

例句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钱起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典故
王粲诗成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蔡子笃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赠答一·赠蔡子笃诗〉~02~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蔚矣荒涂,时行靡通。慨我怀慕,君子所同。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行,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人生实难,愿其弗与。瞻望遐路,允企伊伫。烈烈冬日,肃肃凄风。潜鳞在渊,归雁载轩。苟非鸿雕,孰能飞翻?虽则追慕,予思罔宣。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何以赠行?言授斯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赠答一·赠士孙文始〉~05~
唐·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赵岐注曰:士孙孺子名萌,字文始,少有才学,年十五,能属文。初,董卓之诛也,父瑞,知王允必败,京师不可居,乃命萌将家属至荆州依刘表。去无几,果为李傕等所杀。及天子都许昌,追论诛董卓之功,封萌为澹津亭侯。与山阳王粲善,萌当就国,粲等各作诗以赠萌,于今诗犹存也。
典故
王郎赋从戎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军戎·从军诗五首〉~269~
唐·李善注引《魏志》曰:「建安二十年三月,公(曹操)西征张鲁,鲁及五子降。十二月,至自南郑。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曹操)〉~45~
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合、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诸将曲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巴、汉皆降。复汉宁郡为汉中;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十二月,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二十一年春二月,公还邺。三月壬寅,公亲耕籍田。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与其侯王来朝。天子命王女为公主,食汤沐邑。秋七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将其名王来朝,待以客礼,遂留魏,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八月,以大理钟繇为相国……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
典故
王仲宣诵碑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例句

我非王仲宣,去矣徒发蒙。 高适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漢語大詞典》:驴鸣一声(驢鳴一聲)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仲宣 好驴鸣。既葬, 文帝 临其丧,顾与同游曰:‘ 王 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以“驴鸣一声”指伤悼故友。 唐 刘言史 《题王况故居》诗:“尘满空牀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分類:伤悼故友
《國語辭典》:木铎(木鐸)  拼音:mù duó
1.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招众注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
2.指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國語辭典》:木鸡(木雞)  拼音:mù jī
1.用木制作的鸡。《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2.形容人呆滞不灵活,或受惊吓得没了主意的样子。如:「他刚刚受到惊吓,现在整个人如木鸡般的失了魂。」《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國語辭典》:七哀  拼音:qī āi
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起于汉末。所谓七哀指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情感的五言诗。如王粲、曹植、张载皆有〈七哀诗〉。
《漢語大詞典》:少君
(1). 周 代称诸侯之妻。左传·定公十四年:“从我而朝少君。” 孔颖达 疏:“少君,犹小君也。君为大君,夫人为小君。”
(2).尊称他人之妻。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谢逸谢薖:“一日, 惠洪 过溪堂,见 无逸 ( 谢逸 )所居一室,生涯如 庞藴 ,少君方炊,稚子 宗野 汲水, 无逸 诵书扫除,见师放帚大笑曰:‘聊復尔耳。’”
(3).年幼之君。左传·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
(4). 汉武帝 时 齐 方士名。姓 李 ,以祠灶、辟谷、却老之方往见 武帝 。谓祠灶,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可以不死。事见汉书·郊祀志上。 汉 王充 论衡·道虚:“ 武帝 之时,有 李少君 ,以祠灶辟穀却老见上。” 宋 梅尧臣 《温成皇后挽词》:“歌欲传《长恨》,人将问 少君 。” 清 陈孟楷 《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鰥目炯炯,恒至嚮晨,虽有 鸿都 、 少君 之术,似亦未易措置也。”
(5).泛指道士。 唐 贾岛 《过杨道士居》:“无话 瀛洲 路,多年别少君。”
(6).旧时敬称他人之子。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弟那年在 江西 粮道任时,将小女许配与统制少君。”
《漢語大詞典》:十世宥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 春秋 时 晋 范宣子 杀 叔向 之弟 羊舌虎 等而囚 叔向 。 祁奚 见 宣子 ,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 叔向 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后因以“十世宥”谓功臣后裔即使有罪,也应予宽恕。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 唐 韩愈 《寄卢仝》诗:“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貽厥无基阯。”亦作“ 十世宥能 ”。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