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后隐居商山,与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称为商山四皓。高祖征之,以帝慢侮士,不应。高祖欲废太子(惠帝),吕后用张良计,迎此四人为太子客,太子因得不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0—42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宣明。谢朗孙。涉猎文义,博赡多通。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刘穆之荐于刘裕,累迁太尉主簿。然议事常与穆之不同,穆之怒之,抑不得迁。穆之死,转从事中郎。从刘裕征伐关洛,委以要任。入宋,封武昌县公。总统宿卫。武帝死,少帝立,与徐羡之等共辅政。旋共废杀少帝,迎立文帝。后出为荆州刺史。文帝元嘉三年,诛杀羡之等,并遣檀道济讨晦,晦兵败被杀。
全宋文·卷三十三
晦字宣明,瞻弟,仕晋为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武帝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宋台建,为右卫将军,加侍中。宋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转领军将军散骑常侍。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寻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元嘉三年,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案,《何承天传》云,晦将见讨,使承天造立表檄,则晦传所载之二表及檄,当编入《承天集》中。)
《國語辭典》:宣明  拼音:xuān míng
1.明显、光耀。《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2.阐扬、宣扬。《汉书。卷九。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文选。左思。魏都赋》:「于前则宣明显阳,顺德崇礼。」
3.公布明示。《荀子。正论》:「上宣明,则下治辨矣。」
《漢語大詞典》:宣明王
宋 代对 陶唐氏 之火正 阏伯 的封号。传说其为 高辛氏 子,居 商丘 ,奉祀大火之星,后世祭大火,因以其为配。宋史·礼志六:“ 乾道 五年,太常少卿 林栗 等言:‘本寺已择九月十四日,依旨设位,望祭 应天府 大火,以 商丘 宣明王 配。二十一日内火,祀大辰,以 閼伯 配。大辰即大火, 閼伯 即 商丘 宣明王 也。缘国朝以 宋 建号,以火纪德,推原发祥之所自,崇建 商丘 之祠,府曰 应天 ,庙曰 光德 ,加封王爵,锡謚 宣明 ,所以追严者备矣。今有司旬日之间举行二祭,一称其号,一斥其名,义所未安。乞自今祀荧惑、大辰,其配位称 閼伯 ,祝文、位版并依 应天府 大火礼例,改称 宣明王 ,以称国家崇奉火正之意。’”
分類:封号
《國語辭典》:明堂  拼音:míng táng
1.古代天子举行大典的地方。《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文选。曹植。七启》:「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也作「翼室」。
2.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
4.墓前的祭台。《后汉书。卷八一。范冉传》:「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唐。章怀太子。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圹中也。」
《漢語大詞典》:券台(券臺)
(1).堪与家术语。指墓前地气聚合之处。朱子语类卷九七:“今人呼墓地前为明堂,尝见《伊川集》中书为券臺,不晓所以……后见 唐 人文字,言某朝詔改为券臺。”
(2).墓前的祭台。 宋 陶谷 清异录·丧葬:“菴墓前甃石若甎表之面,方长,高不登三尺,号曰券臺。”
《國語辭典》:申明  拼音:shēn míng
1.郑重告知或说明。《史记。卷二五。律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儒林外史》第四回:「出一张告示在傍,申明他大胆之处。」
2.辩解、表白。《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鱼复侯子响传》:「子响及见顺之,欲自申明,顺之不许,于射堂缢之。」《新唐书。卷一三○。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國語辭典》:重屋  拼音:chóng wū
楼房。《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东女传》:「所居皆重屋,王九层,国人六层。」宋。苏轼〈教战守策〉:「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
《漢語大詞典》:懋昭
(1).勉力宣明。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 孔 传:“欲王自勉明大德。”国语·周语中:“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
(2).褒美显扬。旧唐书·李晟传:“乃图厥容,列于斯阁,懋昭绩効,式表仪形。”
《國語辭典》:玄堂  拼音:xuán táng
1.面向北方的堂屋。《礼记。月令》:「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2.陵墓。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翠帟舒阜,玄堂启扉。」
《國語辭典》:大堂  拼音:dà táng
1.官衙中的治事厅堂。如:「大堂之上竟敢胡言乱语。」
2.下属对主管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七回:「切记先帝宏治十三年,晚生在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家扶乩。」
《漢語大詞典》:东园公(東園公)
汉 初“商山四皓”之一。也称 园公 。姓 庾 ,字 宣明 ,居园中,因以为号。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晧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 东园公 , 角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黄公 。”一说, 东园公 ,姓 园 名 秉 ,号 园公 , 陈留 襄邑 人。参阅 晋 陶潜 《集圣贤群辅录上》
《漢語大詞典》:代室
即世室。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庆赏等大典以宣明政教的地方。 唐 李白 《明堂赋》:“採 殷 制,酌 夏 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王琦 注:“代室即世室也, 唐 以 太宗 讳,改‘世’为‘代’也。 蔡邕 《明堂论》:‘ 夏后氏 曰世室, 殷 人曰重屋, 周 人曰明堂。’”参见“ 明堂 ”。
《國語辭典》:明堂  拼音:míng táng
1.古代天子举行大典的地方。《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文选。曹植。七启》:「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也作「翼室」。
2.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
4.墓前的祭台。《后汉书。卷八一。范冉传》:「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唐。章怀太子。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圹中也。」
《漢語大詞典》:碧室
辽国 君主宣明政教的宫室。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辽国 中新为碧室,云如中国之明堂。”
《国语辞典》:骥子龙文(骥子龙文)  拼音:jì zǐ lóng wén
骥子、龙文皆为骏马名。北朝裴延俊从父兄宣明有二子景鸾和景鸿,二人皆有逸才,河东遂称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见《北史。卷三八。裴延俊传》。后以骥子龙文称赞人才华出众,或赞誉别人子弟才能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