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谳案(讞案)
评议案件,审理定案。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壬午,詔罢大理官赴中书省讞案。”
《漢語大詞典》:详决(詳決)
审定;审理判决。梁书·到洽传:“旧制,中丞不得入尚书下舍, 洽 兄 溉 为左民尚书, 洽 引服亲不应有碍,刺省详决。”旧唐书·王播传:“时天下多故,法寺议讞,科条繁杂, 播 备举前后格条,置之座右,凡有详决,疾速如神。”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先是大理寺狱讼凡关覆奏者,以翰林学士、给事中、政事舍人详决,至是始置少卿及正主之。”
《漢語大詞典》:诉理所(訴理所)
官署名。 宋 元祐 元年置。掌重新审理 熙宁 元年正月以后至 元丰 八年三月八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如有冤屈,予以申雪。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元年﹞三月辛未……置诉理所,许 熙寧 以来得罪者自言。”亦省称“ 诉理 ”。 宋 岳珂 桯史·永泰挽章:“其二言 元祐 置诉理,所以雪先朝得罪之人。”
《漢語大詞典》:鞫正
审理纠正。宋史·赵与懽传:“悉使详覆,果可疑者则亲往鞫正,必情法轻重可閔,始许审奏。”
分類:审理纠正
《漢語大詞典》:阎罗殿(閻羅殿)
佛教称 阎王 审理鬼魂的殿堂。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我刚想:阴府里的道理真奇怪……却又被羊角一叉,跌出阎罗殿去了。” 叶紫 《火》三:“﹝ 云普叔 ﹞二三十年来没有得过大病,这一次总算是到阎罗殿上打了一次转身。”
《漢語大詞典》:讯详(訊詳)
讯问审理。 樊增祥 《批李大炳呈词》:“尔於 光绪 十七年冬月上控 阎成儿 ,发县讯详,迄今四年,从未到案一次。”
《漢語大詞典》:断开(斷開)
(1).审理清楚,审理完结。《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大家都望老爷早点把案断开,好等那些见证回去,乡下人是耽误不起的。”
(2).断绝,分开。 邓友梅 《竹风》:“后来航道上出现了暗礁险滩,航船遇到九级风暴,那根纽带磨损了,破败了,但是由于两国人民的努力维护,终究没有断开,所以一旦雨过天晴,船仍旧能扬帆前进。”
《漢語大詞典》:省理
(1).视察审理。陈书·宣帝纪:“乙巳,分遣大使巡行州郡,省理寃屈。”
(2).过问;料理。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 从曮 有田千顷、竹千亩在 凤翔 ,惧侵民利,未尝省理, 凤翔 人爱之。”
《國語辭典》:审判(審判)  拼音:shěn pàn
1.审讯并加以判断。如:「法官正在审判一桩杀人案件。」、「最后的审判」。
2.书名。捷克作家卡夫卡所写的小说。西元一九二六年出版,叙述主角约瑟夫无故被捕,又无端被释,随即又遭传讯。他为求获判无罪,四处奔走,寻求答案;甚至找上法院画匠特多里,但特氏却告诉他无人曾经真正被宣判无罪。最后,遭穿著制服的陌生人逮捕杀害。此书探讨人的存在问题,存在主义色彩浓厚。
《漢語大詞典》:廉考
查办,审理。廉,通“ 覝 ”。后汉书·鲁恭传:“﹝司隶﹞近於春月分行诸部,託言劳来贫人,而无隐惻之实,烦扰州县,廉考非急,逮捕一人,罪延十数。”
分類:查办审理
《漢語大詞典》:鞫断(鞫斷)
审理判决。通典·刑七:“有 韦氏 党,密奏请尽诛之,上命鞫断。”
《漢語大詞典》:校讲(校講)
审理调解。 唐 韩愈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削四邻之交贿,省姱嬉之大燕,校讲民事,施罢不竢日。”
分類:审理调解
《漢語大詞典》:谳事(讞事)
审理案件。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将讞事。”
《國語辭典》:会审(會審)  拼音:huì shěn
会同两个以上的人或机关共同审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还喜未及会审,不受那三木囊头之苦。」《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本是同王子谨会审的,这些情节,子谨却一丝也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刺审(刺審)
谓深入审理。新唐书·李逊传:“有大狱,论死者十餘囚, 方玄 刺审其冤,悉平贷之。”
分類:深入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