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拼音:shí yàn xīn lǐ xué
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类及动物各种行为现象及内在心理历程的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采用实验法,此观点首见于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原先著重对个体行为基本历程的探讨,现今研究范围扩及心理学各领域。
《国语辞典》:马德堡半球(马德堡半球)  拼音:mǎ dé bǎo bàn qiú
用以展示大气压力的实验器材,英语名为Magdeburg hemispheres。西元一六五四年,德国科学家格里克(Otto von Guericke),时任马德堡市长,在雷根斯堡向当时的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三世展示了他所设计的半球实验,显示大气压力的存在。他利用两个直径二十英吋(约五十一公分)的铜制半球,接合成一个封闭的球体,接口处仅以油脂密封,然后以他发明的真空帮浦将球内的空气抽出,于是大气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的压在一起。即使在该球体的两边各出动十五匹马,共三十匹马,以相反的方向试图将两个半球分离,结果力不足以拉开。一六五六年,格里克在马德堡重复了这一实验,但球体两边各仅用八匹马使力拉开,实验结果相同,后世将这两个铜制半球称为「马德堡半球」。
《国语辞典》:医学检验所(医学检验所)  拼音:yī xué jiǎn yàn suǒ
以各种实验方法检查病人,提供医师疾病资料的地方。
《国语辞典》:柏京其  拼音:bó jīng qí
Jan Evangelista Purkinje
人名。(西元1787~1869)捷克实验生理学创始人。对组织学、胚胎学和药理学有广泛的研究。西元一八二三年以拉丁文提出论文,将指纹分成九大类型,为世界上第一位将指纹作有系统分类的人。
《国语辞典》:贝纳(贝纳)  拼音:bèi nà
Claude Bernard
人名。(西元1813~1878)法国生理学家,以实验的方法證实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主要研究交感神经、筋脉亢奋、肝脏功能等方面。在实验医学方面成就卓越,可说是近代实验医学的鼻祖。
《国语辞典》:剧坊(剧坊)  拼音:jù fāng
泛指各种具实验性或练习性的戏剧活动。
《国语辞典》:培养皿(培养皿)  拼音:péi yǎng mǐn
玻璃或塑胶制的实验器具,用以培养细胞。
《国语辞典》:实验法(实验法)  拼音:shí yàn fǎ
一种在控制情境下,探究实验变项与反应变项间之关系的科学研究法。
《漢語大詞典》: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
法拉第所做的由于磁场的变化在导体中感生出电流的实验。1831年,法拉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发现,当a线圈接通或切断电源的瞬间,在b线圈附近的小磁针突然跳动,说明在接通或切断电源的瞬间,b线圈中有电流感生出来。
《漢語大詞典》:牛顿色散实验
牛顿所做的将太阳光分解成各单色光及将各单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光学实验。在牛顿之前,许多人曾演示过太阳光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但解释都不正确。牛顿改进了他人的实验方法,做了一系列判决性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单色光以一定比例的复合,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性能,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
《國語辭典》:实验室(實驗室)  拼音:shí yàn shì
学校或学术研究机构,设置各种器具药品,供科学研究,实行试验的特别房舍。如:「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贝尔实验室」。
《國語辭典》:生理盐水(生理鹽水)  拼音:shēng lǐ yán shuǐ
一百毫升水溶液中含有零点九克氯化钠之无菌溶液,即0.9%氯化钠无菌水溶液。临床上以点滴方式用于补充病人体液,亦常用于伤口之洗涤。
《國語辭典》:试剂(試劑)  拼音:shì jì
1.化学实验中,检查某化合物是否含有某项物质的药剂。也称为「试药」。
2.化学分析或实验中所使用的物质,例如:盐酸、氢氧化钠。也称为「化学药品」。
《国语辞典》:酒精灯(酒精灯)  拼音:jiǔ jīng dēng
以酒精为燃料的灯。常用于化学实验。
《漢語大詞典》:伽利略落体实验
证实不同重量球体自由落下,它们同时着地的实验。之前人们接受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据《伽利略传》记载,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面做了这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但该实验的真实性问题仍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