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宝象
宝铃
宝丹
铸宝
典宝
赠宝刀
宝烟
宝寿
宝手
宝泉
宝槛
宝凤
宝儿
宝出
宝船
《骈字类编》:宝象(宝象)
大方便佛报恩经时舍利弗说是偈慰谕诸大众已现大神力身升虚空化作千头宝象一一象身相蟠结千头外向一一象皆有七牙一一牙上有七浴池一一浴池有七莲华于华台上有七化佛一一化佛皆有侍者舍利弗一一舍利弗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恒沙世界
《漢語大詞典》:宝铃(寶鈴)
(1).寺庙中悬挂的铃。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转曜,宝铃韵响。”大方便佛报恩经·论议品:“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住在空中,无数幢幡而悬其上,百千宝铃不鼓自鸣,微风吹动出微妙音。”
(2).道教称泥丸宫 太一真君 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云笈七籤卷五十:“流火之铃者,无质而赤光,动之声闻十万里,盖 上清 中 太一真人 寳铃也。”
《骈字类编》:宝丹(宝丹)
后山诗话王岐公诗喜用金玉珠璧以为富贵其兄谓之至宝丹
《漢語大詞典》:铸宝(鑄寶)
指铸造宝册印章。古代帝王封赠、册立,其宣授位号的册文,用贵金属(金或银)铸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胡忠安:“即代为礼部尚书,他未暇建白,首请赐贵妃 孙氏 宝册……上大悦,即命铸宝,令礼部具仪注以闻。”
《漢語大詞典》:典宝(典寶)
掌管印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庶吉士失载:“﹝ 成敬 ﹞ 宣德 间,坐 晋 事波累,腐刑后改 郕府 典宝, 景皇 自 郕 邸入纘,陞内官监太监。”
分類:掌管印玺
《漢語大詞典》:赠宝刀(贈寶刀)
见“ 赠刀 ”。
《漢語大詞典》:赠刀(贈刀)
晋书·王览传:“初,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谓 祥 ( 王祥 )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祥 固辞,强之乃受。 祥 临薨,以刀授 览 ( 祥 弟 王览 )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览 后奕世多贤才,兴於 江 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晋书·王导王悦等传赞:“ 恬 恂 踵德,副 吕虔 之赠刀。”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耆老扶杖于乡国,英少彯缨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赠刀之遗休,树槐之餘荫也。”亦作“ 赠宝刀 ”、“ 赠虔刀 ”。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明 张煌言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復赠 虔 刀。”
《骈字类编》:宝烟(宝烟)
谢一鲁荆山璞赋温其瑞霭之明润无乃荆山奇璞之宝烟乎
《骈字类编》:宝寿(宝寿)
五灯会元全奯禅师少礼青原谊公落发往宝寿寺禀戒习经律诸部优游禅苑与雪峰钦山为友
《骈字类编》:宝手(宝手)
张耒 琉璃屏诗 兜罗宝手亲擎携。
《骈字类编》:宝泉(宝泉)
金史食货志见珍货下里又明一统志丨丨在济南府新泰县东北二十 其水澄清若镜故名又丨丨在庆阳府合水县北二十里丨丨寺中丨又丨丨山在南阳府裕州北六十里上有甘泉
又 丨山在巩昌府西和县北二十里上有湫池旱又丨丨岩在金华府武义县南三十里上有方池甚 不竭泉甘美宜瀹茗府又丨丨寺在巩昌 漳县治西
《骈字类编》:宝槛(宝槛)
曹组艮岳赋何禁籞之宝槛迸蓝田之丛玉光于沼明堂赋祥风布影对宝槛以交辉皎日悬 曜金床而璀错宝范成大诗两候好事洗寒玉 槛移春入燕香
《漢語大詞典》:宝凤(寶鳳)
指凤凰形的装饰品。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靨。亦有岭上仙童,分丸 魏帝 ,腰中宝凤,授历 轩辕 。” 唐 王翰 《古蛾眉怨》诗:“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旧唐书·礼仪志五:“ 证圣 元年,佛堂灾,延烧明堂。 则天 寻令依旧规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广三百尺。上施宝凤,俄以火珠代之。”
《漢語大詞典》:宝儿(寶兒)
隋炀帝 的宫女,以轻盈而多憨态著称。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上:“ 长安 贡御车女 袁宝儿 ,年十五,腰支纤堕,騃冶多态,帝宠爱之特厚……帝谓 世南 曰:‘昔传 飞鷰 可掌上舞,朕常谓儒生饰於文字,岂人能若是乎?及今得 宝儿 ,方昭前事,然多憨态。’”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一:“看尽春风不回首, 宝儿 元自太憨生。”
《骈字类编》:宝出(宝出)
战国策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实令之为已求地于东周也不如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漢語大詞典》:宝船(寶船)
(1).装载珍宝的船。晋书·陶璜传:“﹝ 璜 ﹞以前所得宝船上锦物数千匹遗 扶严 贼帅 梁奇 , 奇 将万餘人助 璜 。”
(2).特指古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大船。如: 郑和 宝船。
(3).佛教语。比喻普渡众生越苦海达彼岸的佛法。《观佛三昧海经·观四无量心品》:“见诸化佛从佛胷出入於佛脐,游佛心间,乘大宝船,经往五道受罪人所。” 南朝 梁简文帝 《千佛愿文》:“涤无明於欲界,度苍生於宝船。” 北齐 邢邵 《并州寺碑》:“望彼岸而攸往,汎宝船而利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