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聚宝
和宝
宝炷
宝宇
宝贤
宝安
宝池
宝眷
宝色
宝津
宝录
宝王
宝大
宝饰
宝思
《分类字锦》:聚宝(聚宝)
云烟过眼录御府有聚宝砚玉板太乙船无眼而温润皆宝砚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和宝
即 和 璧。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故美玉藴於碔砆,凡人视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后知其 和 寳也。”后汉书·宦者传序:“南金、 和 寳、冰紈、雾縠之积,盈仞珍藏。”
分類:和宝
《骈字类编》:宝炷(宝炷)
马祖常 内香开宝炷,制币出元纁。
《漢語大詞典》:宝宇(寶宇)
对寺院的尊称。 唐 王勃 《德阳县善寂寺碑》:“晨光转卉,翻宝宇之龙花;溽露低枝,荡真文於贝叶。”
分類:寺院尊称
《漢語大詞典》:宝贤(寶賢)
珍爱贤才。 唐 苏颋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诗:“宝贤不遗俊,臺阁尽鵷鸞。”
《骈字类编》:宝安(宝安)
齐书州郡志东官郡县宝安建元史地理志建安州即总府所治建带既平分 昌府为万户二又置千户二至元十五年割建乡城十四村及带四村立宝安州十七年改本千户为建安州二十六年革宝安州以其乡村来属
《骈字类编》:宝池(宝池)
大明会典见金级下霞阿弥陀经见金沙下 江总摄山栖 寺碑见金地下
《國語辭典》:宝眷(寶眷)  拼音:bǎo juàn
尊称别人的家眷。宋。阳枋〈与赵侍讲劄子〉:「宝眷想随轩在京,或只在于潜耶?」《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君侯宝眷并诸将家属,俱各无恙,供给不缺。」
分類:眷属敬辞
《漢語大詞典》:宝色(寶色)
(1).瑰丽珍奇的颜色。《观佛三昧海经·观马王藏品》:“一一莲华有百亿宝色,一一色中有百亿化佛。”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灵牙宝色玉不如,上有无数光明珠。”红楼梦第九五回:“这块玉倒是的!怎么把头里的宝色都没了呢?”
(2).皇帝用的印色。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衙门职掌:“岁用宝三万餘颗,岁用宝色银六十餘两。”
《骈字类编》:宝津(宝津)
韩维城西诗见珍囿下
《漢語大詞典》:宝录(寶録)
(1).珍藏。西京杂记卷四:“ 元后 在家,尝有白鷰衔白石,大如指,坠后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復还合,乃宝録焉。”宋书·符瑞志上:“餘散,帝宝録之,后征伐屡被伤,通中者数矣,以散傅之,无不立愈。”
(2).帝位。陈书·世祖纪:“﹝ 临川王 蒨 ﹞宜奉大宗,嗣膺宝録,使七庙有奉,兆民寧晏。”
分類:帝位珍藏
《漢語大詞典》:宝王(寶王)
对佛陀的尊称。《楞严经》卷三:“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 恒 沙众。” 宋 秦观 《兴龙节疏》:“合觉背尘,探宝王之妙教;长生久视,发藏室之灵篇。”
分類:佛陀尊称
《骈字类编》:宝大(宝大)
甲子会纪甲申吴越改元宝大
《漢語大詞典》:宝饰(寶飾)
镶嵌珠玉的妆饰。 南朝 梁 沈约 《弥陀佛铭》:“物爱雕彩,人荣宝饰。”新唐书·车服志:“三品以上亦加宝饰;五品以上双玉导,金饰;六品以下无饰。”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金银宝饰,开 敦华 、 元吉 之楼;綵缎綾罗,置 广信 、 恒丰 之号。”
《漢語大詞典》:宝思(寶思)
赞美之词。多以称扬人的襟怀、谋划、文思等。 南朝 梁 沈约 《高松赋》:“擢柔情於蕙圃,涌宝思於珠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紫庭合粹,括宇宙於宸襟;丹扆凝尊,运陶钧於宝思。” 唐 卢照邻 《驸马都尉乔君集序》:“雍容车骑,屡动雕章;啸傲烟霞,仍含宝思。” 唐 宋之问 《荐福寺》诗:“水入禪心定,云从宝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