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3,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定情
镇定
定水
定心
可定
定光
耆定
必定
定踪
校定
定本
刊定
泰定
定式
定计
《國語辭典》:定情  拼音:dìng qíng
1.男女两情相悦,立誓永不变易。唐。陈鸿《长恨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著簇新新一座妆楼;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2.钟情。唐。陆龟蒙〈采药赋并序〉:「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以比之君子,定情属思,聊为赋云。」《红楼梦》第四回:「薛家纵比冯家有钱,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之定情于一人。」
3.订定婚约。唐。元稹《莺莺传》:「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待巾帻。」
4.结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却说崔生与庆娘定情之夕,只见庆娘含苞未破,元红尚在。」
《國語辭典》:镇定(鎮定)  拼音:zhèn dìng
1.使安定、平静。《国语。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二来现在谣言虽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帅去走一趟,也可以镇定镇定人心。」
2.沉著稳定,临事不乱。如:「出了这么多状况,他还是非常镇定,按部就班,照原定计画进行。」
《漢語大詞典》:定水
佛教语。澄静之水。喻禅定之心。 南朝 梁元帝 《法宝联璧序》:“熏戒香,沐定水。” 北周 庾信 《陕西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春园柳路,变入禪林;蚕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 高宗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暉。”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定从戒得,外邪不染,内境自寧;慧从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现。”
《國語辭典》:定心  拼音:dìng xīn
安心、放心。《文明小史》第二回:「无奈外国人在这里,不定甚么时候有事情,叫我怎么能够定心坐在那里。」
《韵府拾遗 径韵》:可定
书若保宏父定辟疏大臣能得固慎则可定其为君之道
《漢語大詞典》:定光
古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殷 太甲 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乙,铸一劒,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漢語大詞典》:耆定
(1).达成。《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 殷 遏刘,耆定尔功。” 毛 传:“耆,致也。” 高亨 注:“定,成也。”《晋书·乐志上》:“纂 宣 之绪,耆定厥功。”
(2).平定。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议以为 乾德 平僭伪,虽鸞舆不亲幸,而耆定一方,实为雋功。” 章炳麟 《五无论》:“ 中国 之诗,《风》以道淫,《雅》《颂》以道杀。而言淫者,以‘窈窕’‘好逑’文之,言杀者,以‘神武’‘耆定’文之。”
分類:平定达成
《國語辭典》:必定  拼音:bì dìng
1.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断。《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老人家为人必定十分好,所以杜府才如此尊重报答他。」《红楼梦》第一一回:「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
2.表示意志坚定。如:「明天我必定会来看你。」
3.必然安定。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李通》:「曹公明哲,必定天下。」
《漢語大詞典》:定踪
固定的踪迹,住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随着 李将军 东征西战,没个定踪,不觉已是六七年了。”《三侠五义》第五三回:“ 韩爷 説:‘丈夫以天地为家,焉有定踪?’”
《漢語大詞典》:校定
考核订正。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宋 陆游 《跋唐御览诗》:“姑校定讹谬,以俟完本。”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歧异之处,便由我比较了 原白光 的日文译本以定从违,又经 素园 用原文加以校定。”
《國語辭典》:定本  拼音:dìng běn
1.基本原则。
2.已校正审定的书籍。《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孙惠蔚传》:「臣今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3.唐太宗得王羲之所书兰亭真迹,刻于学士院。后因乱辗转移置,曾置于定州,故称为「定本」。宋。俞松《兰亭续考》卷一:「兰亭叙,世閒本极多,惟定本者最佳。」
《漢語大詞典》:定武石刻
即 定武 《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宋 高文虎 《〈兰亭博议〉序》:“又有旧藏 定武 石刻,亦设诸几席。”详“ 定武兰亭 ”。
分類:拓本
《國語辭典》:刊定  拼音:kān dìng
改定后成为定本。《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向朗传》:「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陈书。卷二七。姚察传》:「有疑悉令刊定。」
分類:修改审定
《國語辭典》:泰定  拼音:tài dìng
1.心胸舒泰安定。《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2.元朝泰定帝的年号(西元1324~1328)。
《漢語大詞典》:定式
(1).定规,成规。 晋 潘岳 《西征赋》:“士无常俗而教有定式。”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国忌行香斋僧:“ 晋高祖 天福 五年二月国忌日宰臣跪炉,百官依班序立,每忌日饭僧百人,永为定式始也。”金史·选举志二:“文资则进士为优,右职则军功为优,皆循资,有陞降定式而不可越。”《元典章·兵部三·给驿》:“如有典卖亲属人口,并听圆聚,价不追还,永为定式。”
(2).固定的样式,程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诸画装褫尺寸定式:大整幅上引首三寸,下引首二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汉 人用韵参差, 沈约 《韵谱》,始为严整,《早发定山》尚用山先二韵,及 唐 以诗取士,遂为定式,后世因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一人口说,一人笔录,也成为译经的定式。”
《國語辭典》:定计(定計)  拼音:dìng jì
订定计谋。《三侠五义》第一回:「自那日归宫之后,便与总管都堂郭槐暗暗铺谋定计,要害李妃。」《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仲翔合效全私下定计道:『我们三人中要算慕政同学很有几文,他为人倒也豪爽,我们何不叫他筹画些资本,再招罗几位青年同志到东洋去游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