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8,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萧次君去官频
选官图
巡官
园官菜
卓长官
子真官
词典
具官
之官
一官
官吏
判官
官司
百官
郎官
县官
典故
萧次君去官频

相关人物
萧育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附《萧育传》
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子。元帝即位,为郎,病免,后为御史。大将军王凤以育名父子,著材能,除为功曹,迁谒者,使匈奴副校尉。后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而漆令郭舜殿,见责问,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脱,何暇欲为左右言?」及罢出,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以职事对。育径出曹,书佐随牵育,育案佩刀曰:「萧育杜陵男子,何诣曹也!」遂趋出,欲去官。明旦,诏召入,拜为司隶校尉。育过扶风府门,官属掾史数百人拜谒车下。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复为中郎将使匈奴。历冀州、青州两郡刺史,长水校尉,泰山太守,入守大鸿胪。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坐与定陵侯淳于长厚善免官。……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

例句

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杜牧 自贻

典故

《宋诗钞·平仲清江集钞》
环合官图展,观呼象子圆。飞腾随八热赤,推折在双玄。已贵翻投裔,将薨却上天。须臾文换武,俄顷后驰先。错杂贤愚品偏颇化权。望移情欲脱,患失胆俱悬。愠色观三已,豪心待九迁。宁知即罢局,荣辱两茫然。
典故

《新五代史》卷二十八〈唐臣传·赵凤〉~309~
术士周玄豹以相法言人事多中,庄宗尤信重之,以为北京巡官。
《老学庵笔记》卷二
今北人谓卜相之士为巡官。巡官,唐、五代郡僚之名。或谓以其巡游卖术,故有此称。
典故
园官菜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一〈园官送菜〉
并序:「园官送菜把,本数日阙,矧苦苣、马齿,掩乎嘉蔬。伤小人妒害君子,菜不足道也,比而作诗。」诗云:「清晨蒙菜把【清晨送菜把】,常荷地主【案:即送瓜诗柏都督。】恩。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苣刺如针【褊苣刺如针】,马齿【案:苋类。】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埋没自中园】。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世事因堪论】。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一经器物内【一经气物内】,永挂粗刺痕。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典故
卓长官

相关人物
卓茂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卓茂〉~869~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馀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閒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

例句

至今闾里逢灾沴,犹祝当时卓长官。 汪遵 密县

典故
子真官

相关人物
崔寔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孙)崔寔〉~730~
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以病徵,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

例句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李端 酬晋侍御见寄

《國語辭典》:具官  拼音:jù guān
1.备具应有的随从官员。《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2.空居官位。《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3.唐宋以后,官吏在奏疏或其他应酬文上,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官」,以表谦词。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崔群,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漢語大詞典》:具位
(1).具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语本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 宣德皇后 敬问具位。”参见“ 具瞻 ”。
(2).徒居官位,充数。新唐书·苏味道传:“然其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臺諫之臣,默默具位而不敢言事,至於规避百为,不敢居是职事。”辽史·逆臣传中·萧革:“ 革 怙宠专权,同僚具位而已。”
(3). 唐 宋 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位”,表示谦敬。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月日,具位某,再拜上书於昭文相公阁下。” 宋 苏轼 《祭大觉禅师文》:“维年月日,具位 苏軾 ,谨以香茶蔬果,致奠故 大觉禪师 器之 之灵。”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年月日,具位臣某,昧死再拜上疏尊号皇帝陛下。”
《漢語大詞典》:之官
上任;前往任所。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时 谷永 为北地太守,方之官。” 唐 杜甫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明 王世贞 《送黄资礼谪判漳州》诗:“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 清 黄子云 《葵诚向》诗之五:“之官凛考核,惟务催科早。”
《骈字类编》:一官
南北朝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十载犹先职,一官乃任真。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
唐 郎士元 长安逢故人 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
唐 李端 送诸暨裴少府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唐 王建 谢李续主簿 一官虽隔水,四韵是同人。
唐 牟融 送陈衡 千里一官嗟独往,十年双鬓付三霜。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会稽 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
唐 王烈 酬崔峒 徇世甘长往,逢时忝一官。
宋 晁补之 题谷熟驿舍二首 其二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宋 杨万里 送王季山主簿省觐枢府 不曾文字饶群子,勉为庭闱就一官。
元 贡奎 望池州山 少年江上一官閒,老去重来似梦间。
元 柳贯 舟中睡起 一官朝右宁非客,十月漳滨幸未冰。
分类:一官
《國語辭典》:官吏  拼音:guān lì
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命,从事公务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上下官吏都喜欢他,再无说话。」
《國語辭典》:判官  拼音:pàn guān
1.职官名。唐代设置,为辅佐节度使、观察使的官吏。宋沿此制。
2.民间神话传说中辅佐阎王、执管生死簿的冥官。《西游记》第一一回:「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儒林外史》第三回:「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这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
《國語辭典》:官司  拼音:guān sī
1.官吏的分职。
2.百官。《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國語辭典》:官司  拼音:guān si
诉讼之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机会,又讹了人家一千银子,答应替他想法,包打赢官司。」
《國語辭典》:百官  拼音:bǎi guān
各种官吏。《易经。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文选。潘岳。西征赋》:「天子寝于谅闇,百官听于冢宰。」
《國語辭典》:郎官  拼音:láng guān
侍郎、郎中。汉代均称为「郎官」。唐代以后专指郎中、员外。《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唐。白居易〈和除夜作〉诗:「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漢語大詞典》:郎官湖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宰 王公 ,觞于 南湖 。 张 请 李白 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 白 因举酒酹水,改 南湖 为 郎官湖 ,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 郎官湖 。”参阅本诗序。
《漢語大詞典》:郎位
(1).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 ,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
(2).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國語辭典》:县官(縣官)  拼音:xiàn guān
1.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矩传》:「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县官升堂,众人把卜良带到。」
2.朝廷,天子。《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东平思王刘宇传》:「今暑热,县官年少,持服恐无处所,我危得之!」汉。晁错 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漢語大詞典》:选官图(選官圖)
升官图。 宋 赵必豫 《沁园春·归田作》词:“看做官来,只似儿时,掷选官图。”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选官图:“今之选官图, 唐 人谓之骰子选格。”
分類:升官图
《國語辭典》:巡官  拼音:xún guān
1.警察官职称之一。职务等阶列警佐三阶至警佐一阶,佩带一线四星。通常配置于警察分局办理勤、业务或担任规模较大派出所的主管。
2.职官名。唐宋时为节度、观察诸史的僚属,位居判官、推官之次。《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温庭筠传》:「徐商镇襄阳,往依之,署为巡官。」
3.占卜星相的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今此人谓卜相之士为巡官。」《宋元戏文辑佚。风流王焕贺怜怜》:「自从共伊分散,无日不凝著泪眼。问巡官买卜求方便,无由再得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