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5,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亚卿
宫府
三署
天曹
官廨
留台
法寺
省司
鸿翼
法司
郡府
左计
晚衙
三监
禁署
《國語辭典》:亚卿(亞卿)  拼音:yà qīng
职官名:(1)卿之位次于正卿者。《左传。文公六年》:「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2)唐代以后太常寺等官署的少卿。唐。韩愈〈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迁秘书少监,历太府太常二寺亚卿。」
《國語辭典》:宫府(宮府)  拼音:gōng fǔ
皇宫官府。《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
《漢語大詞典》:三署
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 唐 沈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 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分類:五官官署
《國語辭典》:天曹  拼音:tiān cáo
1.天上的官署。《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
2.清代吏部的名称。《福惠全书。卷二。莅任部。到衙门》:「某蒙皇上鸿恩,天曹铨选,叨宰兹邑。」
《國語辭典》:官廨  拼音:guān xiè
官署,公家办公的地方。《南史。卷五六。吕僧珍传》:「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漢語大詞典》:留台(留臺)
(1).指古代帝王因故离京,奉命留守京师之官及其机构。古称禁城为台城,故名。 唐 宋 时在陪都、行在所设留守之官,亦称“ 留臺 ”。晋书·惠帝纪:“﹝ 张方 ﹞劫帝幸 长安 ……僕射 荀藩 、司隶 刘暾 、太常 郑球 、 河南 尹 周馥 与其遗官在 洛阳 ,为留臺,承制行事,号为东西臺焉。”晋书·安帝纪:“辛亥,帝蒙尘于 潯阳 。庚申, 刘裕 置留臺,具百官。”《宣和遗事》后集:“是时朝廷所用 汪伯彦 、 黄潜善 初无远略, 东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臺……所报皆道听涂説之言。”
(2).特指王朝迁都后,留置于旧都之官署。相当于留都。魏书·于烈传:“及迁 洛阳 ,人情恋本,多有异议。 高祖 问 烈 曰:‘卿意如何?’ 烈 曰……‘乐迁之与恋旧,唯中半耳。’ 高祖 曰:‘卿既不唱异,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还旧都,以镇 代邑 。’敕留臺庶政,一相参委。”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留臺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篱之固。”参见“ 留守 ”、“ 留都 ”。
(3).指御史台。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本朝风纪出留臺,况復临轩御遣来。”
《漢語大詞典》:法寺
大理寺的别称。泛指掌管刑狱的官署。 唐 陆贽 《奏请不簿录窦参庄宅状》:“须先鞠犯状,审得实情,宪司察寃,法寺论罪,会府覆奏,掖垣参详,如是悉无异词,然后谓之狱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法官坏法律者三十年矣。向之入法寺者皆外官,不为上位所荐举,无田改官。”宋史·职官志十二:“朕每览法寺奏款,外官占田多踰往制。”
《漢語大詞典》:省司
中枢各省的有关官署。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请令州府差人自糶官盐,收实估匹段,省司準旧例支用。” 宋 欧阳修 《论救赈江淮饥民札子》:“ 江 淮 之民,上被天灾,下苦贼盗,内应省司之重敛,外遭运使之诛求,比於他方,被苦尤甚。”
《漢語大詞典》:鸿翼(鴻翼)
(1).鸿鹄的羽翼。 汉 扬雄 《太玄·翕》:“次六:黄心鸿翼,翕于天。测曰:黄心鸿翼,利得辅也。” 司马光 集注:“君子以中庸为心,辅之者众,如傅鸿翼,其高飞无不至矣。” 唐 宋申锡 《义成军节度李公德政碑铭序》:“鸿翼将摶於九霄,驥足未展於千里。”
(2).比喻俊逸之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3). 金 官署名。《宣和遗事》后集:“ 金 人之鸿翼乃大朝之鸿臚也。”
《國語辭典》:法司  拼音:fǎ sī
古代掌理司法刑狱的官署。《魏书。卷六十八。甄琛传》:「复仍踵前来之失者,付法司科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发下旨意:『著法司严刑究问!』」
《國語辭典》:郡府  拼音:jùn fǔ
郡、府本为古代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秦汉时行郡县制,宋时改郡为府。后用郡府指府治所在地。宋。苏轼教战守策〉:「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國語辭典》:左计(左計)  拼音:zuǒ jì
不适当的策画。《古今韵会举要》卷一五:「策画不适事宜曰左计。」
《漢語大詞典》:晚衙
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唐 白居易 《夜归》诗:“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南宫词纪·玉包肚·〈题情〉之二》:“緑牕低亚,看游蜂争喧晚衙。” 清 曹寅 《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扰扰。”
《國語辭典》:三监(三監)  拼音:sān jiān
周武王灭殷,封纣子武庚于商旧都,并分封管叔、蔡叔、霍叔于殷都之东、西、北,就近加以监视,称为「三监」。
《漢語大詞典》:禁署
宫中近侍官署。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如鷰人人,却以词锋而励吻;雕龙字字,爰於禁署而飞声。”旧唐书·路岩传:“数年之间,出入禁署,累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新唐书·毕諴传:“帝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 颇 牧 在吾禁署?’” 明 高启 《谢友人惠兜罗被歌》:“诗人鹤骨欺霜稜,曾直禁署眠青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