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完善  拼音:wán shàn
1.完美、完好。《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
2.完好无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从陆倍道,忽遇虎负爱女至,惊逐之顷,虎去而人不伤。今完善在舟,希示进止!」
《漢語大詞典》:完善说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认为事物的美在于其完善。中世纪美学将这种完善归于上帝的安排。后德国沃尔弗提出,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善,只要该事物凭它的完善能引起我们的快感,那便是美的。
《國語辭典》:完全  拼音:wán quán
1.完整、齐全。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但得个完全尸首,便是十分采。」
2.纯粹、全然。如:「这件事完全是他惹的。」
3.成全。《西湖佳话。葛岭仙迹》:「葛洪见了,止他道:『不必短见,我完全你夫妇罢。』」
4.完整保全。《资治通鉴。卷五一。汉纪四十三。顺帝阳嘉二年》:「夫妃、后之家所以少完全者,岂天性当然?」
《漢語大詞典》:允臧
确实好;完善。《诗·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孔 传:“允,信;臧,善也。” 晋 左思 《魏都赋》:“谋龟谋筮,亦既允臧。” 明 张居正 《大狩记》:“及后慈圣上仙,议将南祔,又以窀穸事重,必求允臧。”
分類:确实完善
《國語辭典》:大圣(大聖)  拼音:dà shèng
1.出类拔萃,道全德备的人。《荀子。哀公》:「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2.佛的尊号。
3.孙悟空。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因其号为齐天大圣,故简称为「大圣」。《聊斋志异。卷一一。齐天大圣》:「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
《漢語大詞典》:尽善(盡善)
十分完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孟庄子 ﹞之不改,意者,其政虽未尽善,而亦不致悖理害事之甚,故有取其不忍改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会于萧鱼秦人伐晋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屡盟而屡叛,屡叛而屡伐,公亦知服人以威之未尽善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此 九妈 将 瑶琴 改做 王美 ,一家都称为 美娘 ,教他吹弹歌舞,无不尽善。”参见“ 尽善尽美 ”。
分類:尽善完善
《國語辭典》:尽善尽美(盡善盡美)  拼音:jìn shàn jìn měi
语本《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后形容事物极为完善美满。唐。韩愈〈与崔群书〉:「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也作「尽美尽善」。
《國語辭典》:不详(不詳)  拼音:bù xiáng
1.不清楚。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不一一细说。书信中常用语。如:「略表不详」。
《國語辭典》:讲究(講究)  拼音:jiǎng jiù
推求穷尽事物之理。《宋史。卷一七四。食货志上二》:「神宗讲究方田利害,作法而推行之,方为之帐,而布亩高下丈尺不可隐。」《红楼梦》第四八回:「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國語辭典》:讲究(講究)  拼音:jiǎng jiu
1.力求事物之精美。《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晓得风水的讲究,叫做父做子笑,子做父笑,再没有一个相同的。」
2.注意、顾虑的道理。如:「你别小看这小玩意儿,制造技术可是非常讲究。」
3.议论、讨论。《红楼梦》第九○回:「不但紫鹃和雪雁在私下里讲究,就是众人也都知道黛玉的病也病得奇怪。」
《國語辭典》:圆满(圓滿)  拼音:yuán mǎn
完满而无所欠缺。《宋史。卷四九○。外国传六。天竺传》:「伏愿支那皇帝福慧圆满,寿命延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没人指引回头,忘却本来面目,便要堕落轮回道中,不知几劫,才得重脩圆满?」
《國語辭典》:求备(求備)  拼音:qiú bèi
事事要求做到完善无缺。《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國語辭典》:成熟  拼音:chéng shú
1.植物的果实长到可以收穫的程度。《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商之为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
2.事机酝酿已达完善的程度。如:「事情尚未成熟,不便对外公布。」汉。王充《论衡。量知》:「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
3.心理学上指个体的行为或心智功能发展,不是经由学习,而是透过生理的成长所造成的结果。
《國語辭典》:完好  拼音:wán hǎo
1.完美。唐。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
2.完整无缺。如:「完好如新」。宋。苏轼书琅琊篆后〉:「蜀人苏轼来守高密,得旧纸本于民间,比今所见犹为完好。」
《漢語大詞典》:兼美
(1).指生活的各方面都豪华奢侈。《晋书·齐王攸传》:“又都邑之内,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 魏 之遗弊。”
(2).犹言完善,样样擅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閒焉。” 宋 姜夔 续书谱·总论:“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
《漢語大詞典》:成美
(1).成就美善之事。庄子·徐无鬼:“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 郭象 注:“美成於前,则伪生於后,故成美者乃恶器也。” 王先谦 集解:“凡欲成美名者,恶其滞於器也。”亦指已成之美事。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2).完美,完善。史记·夏本纪:“皆曰: 伯禹 为司空,可成美 尧 之功。”
《國語辭典》:精良  拼音:jīng liáng
专精完美。《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三国志。卷二七。魏书。胡质传》:「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