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77,分23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安期翁(又作:安期舄 ...)
安仁拜尘
安仁头白早(又作:安仁鬓 安仁鬓早秋)
安仁悼亡
安仁省(又作:潘安寓直)
安仁拙
安蛇足(又作:蛇安足)
安石(又作:谢安 谢安石)
安石泛溟渤(又作:谢安泛海 谢安舟楫)
安石妓
妓娱安石(又作:安石同乐)
安石寓丝竹
安世
安世三箧
安兄杀嵇
典故
安期翁
 
安期舄
 
安期术
 
安期远
 
安期遗舄
 
寻安期
 
赤玉
 
醉入东海
 
相关人物
安期生

参考典故
安期生


旧题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
「番禺东有涧,涧中生菖蒲,皆一寸九节。安期生采服仙去,但留玉舄焉。」(据《五朝小说大观》本)

例句

惟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 李白 赠张相镐二首之二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王昌龄 观江淮名胜图

典故
安仁拜尘
  
拜后尘
   
望尘态
 
望尘迎
 
望车尘
 
迎尘拜
 
迎车拜

相关人物
潘岳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4~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例句

魏勃扫门,潘岳望尘。 李瀚 蒙求

典故 
二毛潘岳
 
叹二毛
 
安仁头白早
 
安仁鬓
 
安仁鬓早秋
 
愁染潘郎
 
河阳镜里丝
 
河阳鬓
 
潘令老
 
潘令鬓
 
潘岳二毛
 
潘岳白头
 
潘岳白发
 
潘岳老
 
潘岳双毛
  
潘毛
 
潘生白发
 
潘郎白发
 
潘郎秋发
  
白发潘郎
 
白鬓潘岳
 
素发悲
 
骑省悲秋赋
 
骑省鬓边华
 
惊鬓发
 
鬓如潘骑省
 
鬓毛惊老
 
鬓难留黑

相关人物
潘岳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二年〉~248~
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晋·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秋兴赋〉~585~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

简释

潘鬓:喻指年岁磋跎。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


例句

莫叹巴三峡,休惊鬓二毛。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三秀悲中散,二毛伤虎贲。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刘驾 苦寒吟

期君自致青云上,不用伤心叹二毛。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

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徐凝 览镜词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李廷璧 愁诗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杜牧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睿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毂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沈疴。 白居易 寄同病者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 白居易 答苏六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卢纶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罗隐 寄制诰李舍人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许坚 题茅山观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许浑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许浑 盈上人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韩偓 夏课成感怀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二毛雕一半,百岁去三分。 齐己 友人寒夜所寄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 齐己 楚寺寒夜作

典故
安仁悼亡
 
潘岳哀
 
潘岳悼伤
 
潘岳无妻
 
潘郎泪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晋·潘安仁(岳)《悼亡诗三首》其一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例句

唯应月照簟,潘岳此时哀。 张九龄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之三

悼伤潘岳重,树立马迁轻。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李商隐 属疾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李商隐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之一

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 温庭筠 和友人悼亡

典故
安仁省
 
散骑省
 
散骑云阁
 
潘安寓直
 
潘生骖阁
 
潘省
 
潘骑省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

例句

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上官仪 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值怀友

伤秋非骑省,玄发白成斑。 司空曙 九日洛东亭

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李端 山中寄苗员外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

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 武元衡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

天高散骑省,月冷建章台。 皇甫冉 秋夜寄所思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 羊士谔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郑絪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 韦庄 避地越中作

典故
安仁拙
 
潘生拙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序》
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谓拙于用多。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徵。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

例句

既负潘生拙,俄从周任言。 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官序潘生拙,才名贾傅多。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二

官信安仁拙,书非叔夜慵。 韩琮 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

典故
安蛇足
   
添蛇足
 
蛇安足

相关人物
陈轸


《战国策》卷九《齐策二》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圭。」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例句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李商隐 有感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韩偓 安贫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韩愈 感春四首

典故
安石
    
谢安
 
谢安石
 
东山太傅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东山起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濛清言良久,既去,濛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濛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安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帻。温见,留之曰:「令司马著帽进。」其见重如此。 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

例句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 任华 寄杜抬遗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刘沧 从郑郎中高州游东潭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吴融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 孟郊 寄院中诸公

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 孟郊 献襄阳于大夫

谢安近日违朝旨,傅说当时允帝求。 张祜 寄献萧相公

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 李商隐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李商隐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李益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簪云发翠微间。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李群玉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 杜牧 送杜顗赴润州幕

谢傅秋凉阅管弦,徒教贱子侍华筵。 杜牧 醉后呈崔大夫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杜甫 入衡州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之一

安石名高晋,昭王客赴燕。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 杨巨源 酬卢员外

剑逐惊波玉委尘,谢安门下更何人。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温庭筠 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公游止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温庭筠 题裴晋公林亭

谢傅隙过驹,萧娘风过烛。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谢公忆高卧,徒御欲东还。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卢栯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卢顺之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罗隐 所思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 罗隐 金陵寄窦尚书

谢公亲校武,草碧露漫漫。 耿湋 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

谢公为楚郡,坐客是瑶林。 耿湋 陪宴湖州公堂

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同张员外重九日宴集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许浑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 许浑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赵嘏 同州南亭陪刘侍郎送刘先辈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赵嘏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之三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钱起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谢安无个事,忽起为苍生。 陈孙 移取溪旧居呈陈元初校书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之二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韩偓 有瞩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仆射临戎谢安石,大夫持宪杜延年。 韩翃 寄上田仆射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顾况 山居即事

典故
安石泛溟渤
 
泛海船
 
谢安泛海
 
谢安舟楫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汎海戏。中兴书曰:「安先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諠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例句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典故
安石妓
  
谢公携妓
  
谢家妓
 
谢郎妓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3~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2~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馀告归。复除尚书郎、琅邪王友,并不起。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尝与孙绰等汎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馀矣。

例句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 崔泰之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李商隐 赠赵协律皙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一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二

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李白 忆东山二首之二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李白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李白 东山吟(土山去江宁城二十五里。晋谢安携妓之所。○一作醉过谢安东山作东山吟。)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李白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李白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

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李贺 昌谷诗

谢家青妓邃重关,谁省春风见玉颜。 李郢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之二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原注。王新诞明珠。)

旧府东山馀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 武元衡 重送卢三十一起居

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 白居易 醉戏诸妓

时议名齐谢太傅,更看携妓似东山。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湘州长史)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

几醉东山妓,长悬北阙心。 羊士谔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之东山山侧精舍有盘石细泉{★}为浮杯之胜苔深树老苍然遗躅士谔谬因出守得继兹赏乃赋诗十四韵刻于石壁

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羊士谔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

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妓娱安石
 
安石同乐
 
携妓溪山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3~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典故
安石寓丝竹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东山老听桓筝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5~
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
典故
安世

相关人物
张安世(字子孺)


《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附《张安世传》
「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会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例句

累相承安世,深筹协子房。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典故
安世三箧
 
收三箧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张安世(字子孺)


《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附《张安世传》
「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例句

应奉五行,安世三箧。 李瀚 蒙求

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李端 送耿拾遗湋使江南括图书

典故
安兄杀嵇

相关人物
吕安
 
吕巽
 
嵇康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
「至景元中,坐事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證,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

例句

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 白居易 杂感

《漢語大詞典》:阜乡舄(阜鄉舄)
指仙人的鞋子。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枕中 淮南 方,牀下 阜乡 舄。”参见“ 阜乡 ”。
分類:仙人鞋子
《漢語大詞典》:阜乡(阜鄉)
秦 汉 间 齐 人 安期 (也称 安期生 、 安其生 ),为 瑯琊 阜乡 人。传说他曾从 河上丈人 习 黄 老 之说,卖药东海边。 秦始皇 东游,与之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出 阜乡亭 ,皆置去,留赤玉舄一双为报。见旧题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后因以“阜乡”借指仙乡。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得信》:“踏遍云山赤县神州,脚底穿,波清浅, 蓬莱 海畔, 阜乡 边,有书传。”
《國語辭典》:拜尘(拜塵)  拼音:bài chén
语本《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后用以讽刺谄媚有权势的人。唐。刘禹锡〈望赋〉:「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漢語大詞典》:拜车尘(拜車塵)
见“ 拜尘 ”。
《國語辭典》:拜尘(拜塵)  拼音:bài chén
语本《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后用以讽刺谄媚有权势的人。唐。刘禹锡〈望赋〉:「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漢語大詞典》:望尘(望塵)
(1).看见飞扬的尘土。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征候。《后汉书·度尚传》:“ 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是以高世之士,望尘而旋迹;轻薄之徒,响赴而影集。”
(2).犹言望尘而拜。 唐 王昌龄 《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李云逸 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四:“ 宣仁 怒曰:‘ 韩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当望尘之礼。’太妃泣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於门下,估计夤缘,儼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
(3).犹言望尘追迹。 宋 叶适 《〈覆瓿集〉序》:“盖神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无疆,累名骏数百,岂得望尘焉!”
(4).犹言望尘莫及。《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导师创业垂千古,儕辈跟随愧望尘。”
《國語辭典》:二毛  拼音:èr máo
鬓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指年老的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礼记。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潘年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诗:“烦君强著 潘 年比,骑省风流詎可齐。” 唐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诗:“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 潘 年鬢已斑。”
分類:年纪
《國語辭典》:潘鬓(潘鬢)  拼音:pān bìn
比喻鬓发斑白,年华老去。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𡩋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分類:中年鬓发
《漢語大詞典》:骑省(騎省)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國語辭典》:画蛇著足(畫蛇著足)  拼音:huà shé zhuó zú
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参见「画蛇添足」条。唐。韩愈〈感春〉诗四首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國語辭典》:画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
《國語辭典》:画蛇添足(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
《漢語大詞典》:谢傅(謝傅)
见“ 谢太傅 ”。
《漢語大詞典》:谢太傅(謝太傅)
指 晋 谢安 。 安 卒赠太傅,故称。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尝高 谢太傅 ,携妓 东山 门。”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十韵》:“从来 谢太傅 ,丘壑道难忘。”亦省称“ 谢傅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明 何景明 《还家口号》:“闲居拟著 潘安 赋,高卧寧知 谢傅 心!”
分類:谢安太傅
《漢語大詞典》:谢公(謝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谢公笺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分類:样式初创
《漢語大詞典》:谢太傅(謝太傅)
指 晋 谢安 。 安 卒赠太傅,故称。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尝高 谢太傅 ,携妓 东山 门。”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十韵》:“从来 谢太傅 ,丘壑道难忘。”亦省称“ 谢傅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明 何景明 《还家口号》:“闲居拟著 潘安 赋,高卧寧知 谢傅 心!”
分類:谢安太傅
《漢語大詞典》:东山妓(東山妓)
(1).指 晋 谢安 在 东山 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简文 曰:‘ 安石 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明 何景明 《寄怀端虚堂》诗:“ 谢安 亦有 东山 妓, 文举 元多 北海 宾。”
(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漢語大詞典》:谢妓(謝妓)
指歌妓。典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唐 李白 《忆东山》诗之二:“我今携 谢 妓,长啸絶人羣。”
分類:歌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