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静恬
犹恬静,安静。 张天翼 《新生》:“那样静恬的世界,说是竟有战事发生,这真太不可想象。”
《漢語大詞典》:宽静(寬静)
宽大安静。宋史·吕蒙正传:“ 蒙正 至 洛 ,多引亲旧欢宴,政尚宽静,委任僚属,事多总裁而已。”
《漢語大詞典》:闲整(閒整)
亦作“闲整”。 安静整饬。 唐 李邕 《鹘赋》:“意凝缓而无营,体閒整而自得。”新唐书·尚可孤传:“﹝ 鱼朝恩 ﹞使将兵三千,屯 扶风 、 武功 ,歷十餘年,队伍闲整。” 元 张宇 《襄陵北城溪坐》诗:“地偏愈觉似闲整,始信擒昌化日长。” 茅盾 《子夜》十二:“现在 吴荪甫 的故意闲整,就好比老鹰一击前的回旋作势。”
分類:安静整饬
《國語辭典》:慅慅  拼音:sāo sāo
扰动不安的样子。《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军中慅慅,人情大异。」
《國語辭典》:居居  拼音:jū jū
1.怀恶不相亲附的样子。《诗经。唐风。羔裘》:「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2.安静的样子。《庄子。盗蹠》:「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汉。王充《论衡。自然》:「三皇之时,坐者于于,行者居居。」
《漢語大詞典》:闲丽(閒麗)
亦作“闲丽”。
(1).娴雅美丽。閒,通“ 嫺 ”。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玉 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有女子款扉而入,意态闲丽,前与 叶 语。”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虎》:“其女方修华靚饰,自帷泊间復出,而闲丽之态,尤过向时。”
(2).安静优美。 晋 左思 《魏都赋》:“盖比物以错辞,述清都之闲丽。”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若斯宫之闲丽,子能与我而共居。” 宋 叶适 《丁君墓志铭》:“而穷村陋墅,焕然为王侯贵人幽奇闲丽之境。”
《漢語大詞典》:静落
方言。安静下来。
分類:方言安静
《漢語大詞典》:静事
安静无为。礼记·月令:“﹝仲夏之月﹞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陈澔 集说:“百官府刑罚之事,皆止静而不行也。” 晋 傅咸 《工言宜省官务农》:“以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
分類:安静无为
《國語辭典》:閒宴  拼音:xián yàn
閒暇无事。《汉书。卷九一。货殖传。范蠡传》:「士相与言仁谊于閒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
《漢語大詞典》:静慧
佛教语。安静之智慧;清净之智慧。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之二二:“ 玉泉 创立道场严整,禪众归集,静慧日新。”
《漢語大詞典》:静神
谓使心神安静。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薛玄同:“ 玄同 自是冥心静神,往往不食。”
分類:心神安静
《漢語大詞典》:寂定
佛家谓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百喻经·书末偈语:“佛正法寂定,明照於世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释种 太子今在此中,初证佛果,心凝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无梦 语人:少时絶欲,屏居山中十餘岁,自以为不动。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復歉然。又入山十餘年,乃始寂定。”
《漢語大詞典》:净神
静神,使心神安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浄神,浄神以养气。”
分類:心神安静
《國語辭典》:静候(靜候)  拼音:jìng hòu
静静的等候。《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次日便是考期,所有的候补同通州县齐集在院上,静候考试,抚台亲自监场。」
《漢語大詞典》:安易
(1).安逸怠惰。国语·晋语八:“ 鞅 也,居处恭,不敢安易,敬学而好仁,和於政而好其道。” 韦昭 注:“易,简也。不敢自安而为简略。”
(2).平静安稳;安静和平。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颖士 呼吸折节而获重禄,不易一刻之安易。”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风雨时作,特暂伏之见象,非能永劫安易,如 亚当 之故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