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安顺(安順)
(1).平安顺遂。 清 曾国藩 《求阙斋记》:“ 国藩 不肖,备员东宫之末,世之所谓清秩,家承餘荫,自王父母以下并康彊安顺。”
(2).安分顺服。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你们还可以留有用之身为国家出力,将来封妻荫子,就是做一个安顺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3).安全顺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远行数千里,无须带兵器。上列诸城市都是 西京 以外的四方交通枢纽,从这些枢纽再到其他城市,同样安顺。”
《漢語大詞典》:起道
(1).兴旺、胜利之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兵失》:“贪而廉,龙而敬,弱而强,柔而刚,起道也。”
(2).为保证铁道行车的平稳和安全,用专门机具将轨枕、钢轨抬高,进行捣固的一种线路作业。
《漢語大詞典》:乘桥(乘橋)
(1).乘坐山轿。桥,通“ 梮 ”,山行的安全用具。喻行事安稳。《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
(2).登桥。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他日还相访,乘桥躡綵虹。” 王琦 注:“乘桥躡綵虹,盖指天桥如綵虹耳。”
《漢語大詞典》:完安
(1).得到保全而平安无事。管子·法法:“是以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於内。”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骨肉相攻,国几絶,蒙中国大恩,危亡復续,妻子完安,累世相继,宜有以报厚恩。”新唐书·张俭传:“大教民营田,岁收穀数十万斛。虽霜旱,劝百姓相振赡,免飢殍,州以完安。”
(2).安全稳固。汉书·沟洫志:“今据坚地作石隄,势必完安。”
《国语辞典》:逃回  拼音:táo huí
逃离危险环境,回到安全地界。《三国演义》第二五回:「今可即差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见关公,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
《國語辭典》:安度  拼音:ān dù
平安度过。如:「他希望将来退休后,能回乡下老家安度晚年。」
分類:安全度过
《國語辭典》:护驾(護駕)  拼音:hù jià
保护皇帝。《西游记》第一一回:「陛下苏醒莫怕,臣等都在此护驾哩。」
《國語辭典》:超重  拼音:chāo zhòng
超过规定的重量。如:「你的邮件超重,还要再补足邮资。」
《漢語大詞典》:解密
取消或降低安全保密等级
把密码转变成简明文本,通常用密码分析法
《漢語大詞典》:殚形(殫形)
谓使人或物的状貌安全显现出来。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殫形。”《汉书·扬雄传上》:“ 汉女 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殫形。” 颜师古 注:“不可殫形,不能尽其形貌之状。”
《漢語大詞典》:巡道
(1). 清 代官名。 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分巡某某道。 明 代各省按察司除按察使外,还有按察副使、按察佥事等官员,负责巡察州、府、县的政治、司法等方面的事情,称分巡道、兵巡道等。 清 废副使、佥事等官,简称巡道。清史稿·职官志三:“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僉事,是为巡道。”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天津 巡道 陆建瀛 言,洋人所求,前三事大,后三事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所以制臺打算委巡道代理藩司,以便中丞好交卸赴新任去。”
(2).指巡查铁路轨道,以保障安全运行。从事该项工作的铁路工人称巡道工。 张承信 《闪光的道钉》诗:“巡道工,肩挎小包手持镐,千里铁道去巡逻。”
《国语辞典》:标行(标行)  拼音:biāo háng
古代保护顾客行旅途中生命及财物安全的行业组织。《金瓶梅》第五五回:「家里开著两个绫段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近的利钱也委的无数。」也称为「镖局」。
《國語辭典》:防务(防務)  拼音:fáng wù
一切防禦措施。如:「为保障国家安全,防务工作马虎不得。」《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及拳匪肇衅,联军北犯,沽口炮台,毁于一旦,北洋沿海防务,遂日形懈弛云。」
《漢語大詞典》:标客(標客)
即镖客。旧时受雇以保护人财安全的有武功的人。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难女》:“自置洋船五,在东西洋贸易,每船必有标客。”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燕 齐 之交,其慓悍之风犹存。至今响马标客,犹椎埋侠子之遗。”
《漢語大詞典》:护商(護商)
保护商人人身安全或护送商品安全到达目的地的一种行业。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三节:“两路水陆运输、护商、旅店、商贩等业及依附为生的人数当不下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