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接地  拼音:jiē dì
将机器的电路与大地相连的动作称为「接地」,使机器的一部分与大地同成为零电位,作为机器之参考电位。接地可防止机器漏电时电位异常增大,危害人体及设备,并使高频率机器的动作安定。一般家用电器设备如洗衣机、电冰箱等大多有接地。
《國語辭典》:危行  拼音:wéi xìng
正直的品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漢語大詞典》:足算
安全数得上;确实数得上。意谓足可称道。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路粹 、 杨修 ,颇怀笔记之工; 丁仪 、 邯郸 ,亦含论述之美;有足算焉。” 宋 孔武仲 《庙下候风呈同行》诗:“来之岂为益,去亦未足算。”
《國語辭典》:危险(危險)  拼音:wéi xiǎn
不安全。《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欲泛孟津,又虑危险。」《老残游记》第一回:「你瞧,那边一只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
《漢語大詞典》:静安
(1).静谧安全。《诗·小雅·緜蛮》“止於丘阿” 汉 郑玄 笺:“小鸟知止於丘之曲阿静安之处而託息焉。”
(2).安居,安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
(3).安静,安宁。新唐书·乌重胤传:“ 李同捷 请袭父位,帝方务静安,授 同捷兗海 。”
(4).为使安静,使安宁。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折衝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漢語大詞典》:安保
(1).平安,安全。《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2).安定,使平安无事。《西游补》第九回:“ 秦檜 道:‘ 檜 虽愚劣,原有安保君王宴寧天室之意。’”
《漢語大詞典》:获济(獲濟)
(1).得到救助。西京杂记卷一:“ 宣帝 被收……﹝臂上﹞繫 身毒国 宝镜一枚,大如八銖钱。旧传此镜照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 宣帝 从危获济。” 晋 潘岳 《马汧督诔》:“皇帝咨故督守 关中侯 马敦 ,忠勇果毅,率厉有方,固守孤城,危逼获济,宠秩未加,不幸丧亡。”
(2).得以成功;能够济事。 晋 支遁 《与梅太尉论州符求沙门名籍书》:“伏愿明公扇 唐 风於上位,待白足於其下,使怀道获济,有志俱全,则身亡体尽,毕命此矣。” 唐 元稹 《莺莺传》:“ 红娘 復来,连曰:‘﹝ 崔氏 ﹞至矣!至矣!’ 张生 且喜且骇,必谓获济。” 明 敖英 《绿雪亭杂言》:“物之贱者,时乎获济,其为物也,弘矣!”
(3).得以安全航行或渡过(江河等)。 唐 刘禹锡 《因论·儆舟》:“ 刘子 浮於 汴 ,涉 淮 而东……兢兢然累辰,是用获济。” 唐 袁郊 甘泽谣·韦驺:“ 騶 亲弟 騋 舟行,溺於 洞庭湖 ……﹝ 騶 ﹞移舟湖神庙下,欲焚其庙,曰:‘千金贾胡,安稳获济,吾弟穷悴,乃罹此殃,焉用尔庙为?’”
《漢語大詞典》:安地
安全的地方;安定的地方。晋书·宣帝纪:“凡物致之安地则安,危地则危。” 唐 杜甫 《征夫》诗:“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官军未通 蜀 ,吾道竟如何?”
《漢語大詞典》:泷吏(瀧吏)
(1).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 唐 韩愈 《泷吏》诗:“往问瀧头吏: 潮州 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宋 梅尧臣 《送马廷评知康州》诗:“瀧吏迎使君,壶浆出蛮垒。” 明 高启 《闻潮州迁客消息》诗:“瀧吏相迎渡 恶滩 ,到时应是几旬间。”
(2).指 唐 韩愈 的《泷吏》诗。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一:“一篇《瀧吏》可书绅,莫向 长沮 更问津。” 清 钱谦益 《济上逢总河李侍郎》诗:“往事侲童惊背索,新诗《瀧吏》喜书绅。”
《國語辭典》:人权(人權)  拼音:rén quán
1.人与生俱来就有的权利,也称「天赋人权」。
2.人民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自由、人身安全、工作、受教育、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财产等权利。
《漢語大詞典》:养安(養安)
(1).保持安全;保持安稳。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史记·礼书:“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宋 苏轼 《策略五》:“天下之患,非经营祸乱之足忧,而养安无事之可畏。”
(2).养体安身。谓生活在平安逸豫之中。史记·礼书:“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 张守节 正义:“言审知恭敬辞让所以养体安身。”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上之宅忧,公让太宰,养安 蒲坂 ,万邦絶等。”
《漢語大詞典》:安利
(1).安逸;安吉。荀子·儒效:“比周而誉俞少,鄙争而名俞辱,烦劳以求安利,其身俞危。”史记·匈奴列传:“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2).安养。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其於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
(3).安全与利益。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其开战、讲和、通商诸大事,凡关於联邦公共安利者,皆联合政府主义。”
《國語辭典》:保险(保險)  拼音:bǎo xiǎn
1.凭仗险要、稳固之地以自保。唐。权德舆〈碑〉:「朱涯黎氏,保险三代。」
2.当事人约定,一方交付保险费于他方,他方对于因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导致的损害,负担赔偿财物的行为,称为「保险」。如人寿保险、火灾保险、产物保险等。
3.担保、保證。如:「依我的方法去做,保险不会出错。」
4.稳妥可靠。如:「你把东西放在他那里,保险吗?」
《國語辭典》:清室  拼音:qīng shì
1.凉爽的屋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2.监狱。《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
3.清查宫室,确保安全。《后汉书。卷四十四。张禹传》:「清道而后行,清室而后御。」
4.称前清的皇室。
《國語辭典》:海防  拼音:hǎi fáng
1.海口及沿海要地的防务。
2.港口名。在越南北部,临东京湾,为越南北部的第一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