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23,分9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守相
封守
守雌
守玄
守天
守贞
守贰
守黑
株守
守固
守信
巡守
守经
守邦
守素
《漢語大詞典》:守相
(1).代理丞相。战国策·秦策五:“ 文信侯 出走,与 司空马 之 赵 , 赵 以为守相。” 高诱 注:“守相,假也。”
(2).郡守和诸侯王之相。汉书·王嘉传:“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等纵横,吏士临难,莫肯伏节死义,以守相威权素夺也。” 颜师古 注:“守,郡守也;相,诸侯相也。”晋书·武帝纪:“郡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必以春,比古者述职宣风展义也。” 明 方孝孺 《宜隐轩记》:“是时天子方以灾变求言天下,御史用深文,致无罪守相数十百人於狱,议者冤之。”
(3).谓为相而居守者。汉书·郦商传:“与 絳侯 等定 代郡 、 鴈门 ,得 代 丞相 程纵 、守相 郭同 、将军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漢語大詞典》:封守
(1).边防;封疆。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 孔 传:“谨慎坚固封疆之守备。”宋史·度宗纪:“宜申儆国人,保固封守。”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封守者,君父之封守。君父徇国,欲守此千里提封,属之谁氏。”
(2).查封看管。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封诊式·告臣》:“以律封守之,到以书言。”
《漢語大詞典》:守雌
以柔弱的态度处世。《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吴澄 注:“雄,谓刚强;雌,谓柔弱。”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涤除玄览,守雌抱一。” 清 龚自珍 《释言》诗之一:“守默守雌容努力,毋劳上相损宵眠。”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夫安弱守雌,篤於旧习,固无以争存於天下。”
《漢語大詞典》:守玄
保持清虚玄静。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寧如 老聃 之清浄微妙,守玄抱一乎?” 三国 魏 卞兰 《座右铭》:“不为福先,不与祸邻,守玄执素,无乱大伦。”
分類:保持清虚
《漢語大詞典》:守天
谓观测天文现象。荀子·天论:“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國語辭典》:守贞(守貞)  拼音:shǒu zhēn
语本《易经。屯卦》:「女子贞不字。」唐。孔颖达。正义:「女子以守贞正,不受初九之爱。」指女子守志不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仇女守贞,刘生尚义,仇某不忘报,皆盛事也。」今亦指守志不婚或不和伴侣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如:「他决定为自己所爱的人终生守贞。」
《漢語大詞典》:守贰(守貳)
指知州、通判等官。 宋 苏辙 《王佺通判荆南》:“ 南郡 控引江湖,商贾之渊,而盗贼之会也,守贰之事於南方为剧。”宋史·高宗纪:“癸巳,罢 川 陕 便宜差遣监司、守贰。”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遣使访 川 陕 诸州守贰之能否,知 夔州 袁逢吉 、知 遂州 李虚己 、通判 查道 、知 忠州 邵燁 、知 云安军 薛颜 等七人以称职闻,戊子,皆赐詔书奬諭。”文献通考·田赋五:“詔 江 浙 诸州县帛及折帛钱,并以七月中旬到行在,不足者守贰窜黜。”
分類:知州通判
《漢語大詞典》:守黑
谓安于暗昧,保持玄寂。语出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河上公 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 唐 蒋防 《白兔赋》:“饮玉池而冰光不散,食瑶草而雪影长新。理符守黑,事异文身。”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入,非收视反听,寂静以守黑之谓也。”
《國語辭典》:株守  拼音:zhū shǒu
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参见「守株待兔」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三出:「自株守,教怨谁?让荒园,你存济。」《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愚兄老拙株守,两家至戚世交,只和老弟气味还投合的来。」
《國語辭典》:守株待兔  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相传一农夫见兔触树而死,为他所得,遂不事农作,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树,终一无所获。典出《韩非子。五蠹》。后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守株伺兔」。
《漢語大詞典》:守固
(1).谓信守不变。管子·君臣下:“四守者,得则治,易则乱,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 尹知章 注:“明设上四法,固而守之。”
(2).引申为操守坚贞。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於心,不挫於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於心。” 唐 蒋防 《镇圭赋》:“藴五德之符采,写四镇之峯峦,其色正,其容端,乃直乃方,象名山而守固;不瑕不秽,配王室以常安。”
(3).防守得牢固。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在可使,居治战胜守固者也。” 尹知章 注:“居处既治,战则胜,守则固。”《韩非子·存韩》:“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
(4).犹言保持缄默。《梁书·顾协传》:“臣识非 许 郭 ,虽无知人之鑑,若守固无言,惧貽蔽贤之咎。”
《國語辭典》:守信  拼音:shǒu xìn
遵守信用。汉。刘歆〈遂初赋〉:「求位得位,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汉。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
《國語辭典》:巡守  拼音:xún shǒu
旧称天子巡行诸国。《书经。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也作「巡狩」。
《漢語大詞典》:守经(守經)
固守经义或常法。《汉书·贡禹传》:“朕以生有 伯夷 之廉, 史鱼 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汉 仲长统 《昌言·杂篇》:“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 宋 曾巩 《雪咏》:“愿彼守经士,幸可继糗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黄河运道:“今以 沁水 较 济 汶 ,固云辽远,然有成蹟可循,则预防不虞,亦何惜迂道二三程也,然难与守经者言矣。”
《漢語大詞典》:守邦
守卫邦国。国语·周语上:“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韦昭 注:“元,善也。后,君也。戴,奉也。邦,国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 宋 欧阳修 《谢赐庆历七年历日表》:“凡尔守邦之吏,皆蒙颁历之恩,匪以为私,盖遵彝典。”
分類:守卫邦国
《漢語大詞典》:守素
保持素志。 唐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诗:“百年甘守素,一顾乃拾青。”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分類:保持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