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更徭
更番戍守边境的傜役。史记·货殖列传:“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户,百万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傜租赋出其中。”
《漢語大詞典》:边锋(邊鋒)
(1).指守边军队。 宋 王圭 《西京左藏库副使张搢可庄宅副使制》:“昔者,西师在边,尔尝戮力,边锋之下,第劳者多,今监司为言,犹鬱进拔之路。”
(2).指足球、冰球等球类比赛时位置在两侧的前锋。
《漢語大詞典》:流戍
有罪过的人被遣送到荒远地区守边。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好俅传》第二回:“据刑部断案,本当夺爵赐死,姑念先臣勋烈,不忍加刑,着幽闭养闲堂三年,以代流戍。”
《漢語大詞典》:边算(邊算)
守边的谋划。《魏书·源怀传》:“若尔者, 扬州 兵力,配积不少,但可速遣 任城 ,委以处分,别加慰勉,令妙尽边算也。”
分類:守边谋划
《漢語大詞典》:典边(典邊)
主守边疆。《后汉书·袁安传》:“ 云 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於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漢語大詞典》:欧脱(歐脱)
匈奴语。即瓯脱。欧,通“ 甌 ”。 匈奴 筑以守边的土室。亦借指 匈奴 。 唐 李邕 《逸人窦居士神道碑》:“欧脱连头而受诛,穷庐屈膝而请命。”参见“ 甌脱 ”。
《國語辭典》:瓯脱(甌脫)  拼音:ōu tuō
立于边界的土堡岗哨。《史记。卷一一○。匈奴传》:「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唐。张守节。正义:「境上斥候之室为瓯脱也。」也作「区脱」。
《漢語大詞典》:配防
发配罪人守边。隋书·刑法志:“﹝ 开皇 ﹞十三年,改徒及流,并为配防。”
《漢語大詞典》:边班(邊班)
谓内地军队轮班调守边疆。明史·兵志三:“ 永乐 间,始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
《漢語大詞典》:隅镇(隅鎮)
边隅要镇。亦指戍守边镇的武官。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其有官不过隅镇,名不挂勋籍,身歷百战於狂涛巨鲸间,几为忌者挤致之以无名之死而卒以功名终,则有 通州 丁公 。”
《国语辞典》:边防军(边防军)  拼音:biān fáng jūn
防守边境的军队。
《漢語大詞典》:桥公钺(橋公鉞)
汉 蔡邕 有《黄钺铭》,褒扬 汉 将 桥玄 守边武功。后因以“桥公鉞”指《黄钺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桥公 之《鉞》,吐纳《典》《謨》; 朱穆 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
《漢語大詞典》:禁中颇牧(禁中頗牧)
廉颇 、 李牧 皆 战国 时 赵国 守边御敌之良将。 唐宣宗 时, 党项 扰 河西 ,翰林学士 毕諴 上破 羌 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 颇 牧 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 諴 为 邠宁 节度使、 河西 供军安抚使。 諴 于任内多所建树。事见《新唐书·毕諴传》。后以“禁中颇牧”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 宋 刘克庄 《洞仙歌·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韵题谪仙像》词:“身是酒星文星,刚被诗人,□唤做禁中 颇 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