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部(邊部)
(1).边境地区。《汉书·谷永传》:“臣幸得备边部之吏,不知本朝失得,瞽言触忌讳,罪当万死。”新唐书·魏謩传:“ 河东 节度使 李业 杀降虏,边部震扰。”宋史·食货志下三:“ 鼎 请候至边部斡运,及乘传至 解池 即禁止商贩。”
(2).守边部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復北击 中山 ,拔 卢奴 。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 邯郸 ,郡县还復响应。”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约束边部,毋相攻劫。” 宋 王圭 《河东转运使周沆可三司度支副使制》:“镇临 荆 湖 ,而威惠申于夷落;转餉 并 汾 ,而兵食雄于边部。”
《漢語大詞典》:边议(邊議)
守边防敌的意见、谋策。宋史·赵瞻传:“兵柄宜削诸宦官,边议宜付诸宿将。” 宋 蔡襄 《送马承之通判仪州序》:“国家既平四方,追鉴前失,凡持边议,主兵要,内宥密而外方镇,多以儒臣任之。”
《漢語大詞典》:抚边(撫邊)
安边,镇守边疆。晋书·姚兴载记下:“清洁善抚边,则 平陆子 王元始 ;雄武多奇略,则建威 王焕 。” 元 王逢 《赠别浙省黑黑左丞国宝》诗:“插羽书间署,封泥詔抚边。” 钱基博 《吴禄贞传》:“ 清 廷索抚边者无应,不得已,仍起 禄贞 帮办 延吉 边务。”
《國語辭典》:谪守(謫守)  拼音:zhé shǒu
贬官后驻守于某地。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漢語大詞典》:尉候
(1).古代守边的都尉与伺敌的斥候。 汉 扬雄 《解嘲》:“今大 汉 左 东海 ,右 渠搜 ,前 番禺 ,后 椒涂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尉候於西东,合车书於南北。”
(2).借指边境。北史·隋纪上:“七德既敷,九歌已洽,尉候无警,遐邇肃清。”
《漢語大詞典》:戍将(戍將)
戍守边境的将领。《南齐书·武帝纪》:“缘 淮 戍将,久处边劳,三元行始,宜沾恩庆。”新五代史·晋高祖纪:“ 义成军 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白奉进 。甲寅,戍将奉国指挥使 马万 执 符彦饶 归于京师。”
《漢語大詞典》:守塞
防守边塞。《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后汉书·马援传:“守塞诸 羌 八千餘人诣 援 降。”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书劝伐河北》:“若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若严兵守塞,则 冀 方山固。”
《漢語大詞典》:防戍
防守边境。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
《漢語大詞典》:边营(邊營)
守边军队。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出将边营,入掌机密。”
《漢語大詞典》:戍士
戍守边疆的兵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北风凄劲,戍士秋怀,把臂宣骄,亦自哀激。”
《漢語大詞典》:边卒(邊卒)
守边的军士。明史·徐阶传:“ 阶 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 居庸 输 宣府 , 紫荆 输 大同 。”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 武宗 在 南京 , 江提督 所领边卒,躯干頎硕,膂力拳勇,皆西北劲兵也。”
分類:守边军士
《漢語大詞典》:边论(邊論)
(1).守边御敌的观点主张。《宋书·袁淑传》:“窃观都护之边论,属国之兵謨, 终 晁 之抗辞, 杜 耿 之言事,咸云及经之棘,犹闕上算,烛郛之敬,裁收下策。”
(2).有关边事的讨论研究。 宋 韩琦 《论时事》:“二曰念边事。今政府循故事,纔午即出,欲稍留,则恐疑众,退朝食罢,忽遽签书而出,何暇款及疆事哉?谓宜须未正方出,延此一时以专边论。”
《漢語大詞典》:戍夫
戍守边关的人。 明 何景明 《垓下行》:“ 咸阳 原上失 秦 鹿,戍夫入 关 竞驰逐。”
《國語辭典》:徭戍  拼音:yáo shù
徵调服徭役的男子以戍守边疆。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
《漢語大詞典》:拒塞
扼守边关。《后汉书·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輒拒塞,未与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