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居守
(1).留置守护。《左传·成公十六年》:“ 韩厥 将下军, 郤至 佐新军, 荀罃 居守。” 明 李东阳 《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
(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 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 清 唐甄 《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决,如 伊尹 、 周公 之摄,此 慎 之所不如也。”
(3).官名。留守的别称。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处焉?”按,此“居守”谓 东都 留守 郑馀庆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公直》:“既发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羣吏乃反接,送于居守。”
(4).犹守成。 明 李东阳 《张秋》诗:“创业固不易,居守乃其常。”
(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 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 清 唐甄 《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决,如 伊尹 、 周公 之摄,此 慎 之所不如也。”
(3).官名。留守的别称。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处焉?”按,此“居守”谓 东都 留守 郑馀庆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公直》:“既发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羣吏乃反接,送于居守。”
(4).犹守成。 明 李东阳 《张秋》诗:“创业固不易,居守乃其常。”
《漢語大詞典》:守文
(1).本谓遵循 文王 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公羊传·文公九年》:“继 文王 之体,守 文王 之法度。”《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也。” 司马贞 索隐:“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虔修遗宪,政无大闕,守文之良主也。”《新唐书·姚崇宋璟传赞》:“故 唐 史臣称 崇 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兴也。” 宋 王安石 《委任》:“当是时,守文之盛者,二君( 汉文帝 、 汉武帝 )而已。” 清 姚鼐 《雄县咏周世宗》诗:“王朝庶见真英武,再世何难嗣守文。”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后汉书·张纯曹褒等传论》:“ 汉 兴,诸儒颇修蓺文;及 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坛,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 正始 ,务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论。” 章炳麟 《訄书·学变》:“盖 吴 士未遭禪让,无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诸天性,亦视愤世长往者为甚也。”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后汉书·张纯曹褒等传论》:“ 汉 兴,诸儒颇修蓺文;及 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坛,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 正始 ,务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论。” 章炳麟 《訄书·学变》:“盖 吴 士未遭禪让,无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诸天性,亦视愤世长往者为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