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博古通今  拼音:bó gǔ tōng jīn
学问渊博,通晓古今。《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镜花缘》第五回:「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也作「博古知今」、「通今博古」。
《漢語大詞典》:博悉
谓学识渊博。南史·文学传·刘昭:“至 昭 集后汉同异以注 范曄 后汉,世称博悉。”
分類:学识渊博
《國語辭典》:博学多才(博學多才)  拼音:bó xué duō cái
学识广博,才艺多方。《晋书。卷五二。列传。郤诜》:「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
《漢語大詞典》:媕浅(媕淺)
无独到见解,学识浅薄。 清 方文 《四令君诗》:“予学本媕浅,谬为人所崇。”
《漢語大詞典》:薄殖
亦作“ 薄植 ”。 根基薄弱;学识浅薄。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盖止见古体,仍然无愧高手;若止存律调,即古诗从未窥见,其为薄殖无疑矣。”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我辈薄植,偶作一二短书杂説,輒姁姁姝姝,有亟於表襮之心,读此能不颜厚!”
《國語辭典》:饱学之士(飽學之士)  拼音:bǎo xué zhī shì
学识渊博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分類:学识丰富
《國語辭典》:道山学海(道山學海)  拼音:dào shān xué hǎi
比喻学问似山高、似海深。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出:「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分類:学识渊博
《漢語大詞典》:逞学(逞學)
谓显示渊博的学识。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四:“ 昌黎 逞才, 子瞻 逞学,便与性情隔絶。”
《漢語大詞典》:穷儿暴富(窮兒暴富)
穷人突发大财。比喻学识迅速增长。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五:“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
《漢語大詞典》:诠才末学(詮才末學)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詮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漢語大詞典》:束教管闻(束教管聞)
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仪注奏》:“臣等生接昌辰,肃懋明世。束教管闻,未足言道。”
《漢語大詞典》:铄古切今(鑠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文士:“ 孙幼如 起都 ,少而称诗,长习经义,雅丽宏肆,鑠古切今,极才人之致。”
《國語辭典》:书通二酉(書通二酉)  拼音:shū tōng èr yǒu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太平御览。卷四九。地部。小酉山》引《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学习,因留之。」后以「书通二酉」指人学识丰富精湛。《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取名陈宗阮,请个先生教他读书。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酉。」
《國語辭典》:如坐春风(如坐春風)  拼音:rú zuò chūn fēng
语本《二程语录。卷一七。外传。传闻杂记。右见庭闻稿录》:「朱公掞来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后比喻在温和的环境中受教或与品德学识高的人相处,受其薰陶。如:「听师一席话,如坐春风!」
《國語辭典》:入室升堂  拼音:rù shì shēng táng
比喻人的学问或技能到达高深的境界。参见「升堂入室」条。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出:「效先人入室升堂,淑诸人凿壁悬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