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忧(三憂)
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韩诗外传》卷一:“ 孔子 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漢語大詞典》:食蹠
(1).比喻善学而知识渊博。语出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 齐王 之食鷄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 高诱 注:“跖,鷄足踵。喻学者取道众多,然后优也。” 唐 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若乃博闻强记,辨 晋国 之黄熊;将圣多能,识 吴门 之白马。言泉漱迥,惊瀑布以飞澜;文江澹虚,涵濯锦而翻浪。於是功超食跖,位典烹鲜。”
(2).比喻广泛搜求,点滴积累知识。 清 钱谦益 《〈艺林汇考〉序》:“勤学有食跖之能,临文无祭獭之瘁。”
《漢語大詞典》:游倅(遊倅)
周礼谓贵族子弟学而未仕者就闲宴而群聚。倅,通“ 萃 ”。周礼·夏官·诸子:“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脩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郑玄 注:“游倅,倅之未仕者。” 孙诒让 正义:“此倅亦当读为萃。游即《师氏》所谓贵游。游倅,谓贵游子弟自相与为部队也。国语·齐语云:‘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閒燕。’盖国子之学而未仕者,就閒燕而羣萃,斯谓之游倅。”
《漢語大詞典》:贾终(賈終)
汉 贾谊 和 终军 的并称。二人均有才学而早逝。 清 曾国藩 《送黎樾乔侍御南归》诗之四:“自献虽不效,义愤侔 贾 终 。”
《漢語大詞典》:乡移(鄉移)
礼记·王制:“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后以“乡移”谓转移乡学而习礼。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少朴訥,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
《漢語大詞典》:辩学(辯學)
(1).富于才学而又善辩。梁书·王锡传:“ 善明 负其才气,酒酣谓 异 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 异 对曰:‘ 异 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
(2).“逻辑学”的旧译。也有人称 中国 古代逻辑学为“辩学”。
(3).关于研究辩论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烧缸地(燒缸地)
取土烧酒缸之处。 唐 元稹 《放言》诗之五:“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按, 三国 吴 郑泉 博学而性嗜酒,临卒,对人曰:“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见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吴书》
《漢語大詞典》: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国语辞典》:科任老师(科任老师)  拼音:kē rèn lǎo shī
中小学担任特定科目教学而不负责行政工作或不担任班级导师者,称为「科任老师」。相对于级任老师而言。也称为「科任」。
《漢語大詞典》:自学成才
指进入社会后,在待业或工作之余,坚持自学而成才。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其步骤是:选好自学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自学计划,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国语辞典》:不学而能(不学而能)  拼音:bù xué ér néng
不用学而会。指本能,也可形容天才。如:「对如此困难的技术,他竟然不学而能,真是个天才。」
《國語辭典》:怀才不遇(懷才不遇)  拼音:huái cái bù yù
怀有才能却际遇不佳,不受重用。《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國語辭典》:好学深思(好學深思)  拼音:hào xué shēn sī
喜欢学习而又能深入思考。《聊斋志异。卷一○。何仙》:「座中有与乐陵季忭相善者,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
《國語辭典》:空腹高心  拼音:kōng fù gāo xīn
胸无才学,却自视甚高。唐。李绅〈答章孝标〉诗:「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宋。朱熹〈答赵几道〉:「又且空腹高心,妄自尊大。」
《國語辭典》:客座教授  拼音:kè zuò jiào shòu
因学有专长,应邀讲学,不在员额编制内的教授。通常以一学年为期限,期满得申请续聘。